李孝光
注释及赏析: 第一句: 杏花落后见辛夷 - 此句描述了春末时节,杏花凋零,而辛夷(一种花)却盛开。杏花象征着早春的生机勃勃,而辛夷则代表着盛夏的美丽与坚韧。此句通过季节的转换,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更迭。 第二句: 烈士无歌忆别离 - 这里的“烈士”指的是那些为了理想或信念而英勇牺牲的人。他们没有留下歌曲来表达对离别的情感。这句表达了对这些烈士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感伤
赵汝甫枯木竹石卷 中林黄叶净沄沄,眼底峥嵘见此君。 清晓东池看黄菊,凤毛无数落春云。 注释: - 赵汝甫:即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又号水波居士、鸥波老人等。元代著名书画家、篆刻家、诗文家。 - 枯木竹石卷:指赵孟頫的书法作品《枯木竹石图》。 - 中林:指的是树林之中。 - 黄叶:黄色的树叶。 - 沄沄(yún):流动的样子。 - 峥嵘:高耸的样子。 - 此君:此处的君子或高人。 - 清晓
【注释】 1. 桐城:今安徽桐城。 2. 木叶:树叶。 3. 故人:指宋武臣。 4. 平明:拂晓。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别好友宋武臣时写的,诗中描写的是深秋时节的景色,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首联“欲霜江气已飕飕,鸿雁南飞木叶愁。”描绘了深秋季节的景象,秋风萧瑟,霜气满地,大雁向南方飞去,而落叶纷纷,一片凄凉。 颔联“好为故人连夜饮,平明笳鼓出扬州。”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 次梁有章韵 谁怜范叔老犹寒,客里兼旬酒榼乾。 天若无情天亦老,自调绿绮向君弹。 翻译: 谁还怜悯那个年迈的范叔依然孤苦无依?在客居之地度过了许多个孤独寒冷的夜晚,他的酒量已经所剩无几。 若是上天没有情义,那么它也会像人一样逐渐衰老;现在,我亲自弹奏琴弦,为君子演奏一曲。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设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命运深深的感慨。诗中“谁怜范叔”一句
诗句释义及译文: 第一句:山雨萧萧到楚回,夜凉鸿雁渐应来。 - 关键词:山雨、萧萧、楚回 - 注释:描述了一场山间的细雨从远方飘洒过来,随后逐渐停歇,而夜晚的清凉使远处归来的大雁也逐渐聚集。 - 译文:山间细雨淅淅沥沥地飘落至楚国之地,随着夜深人静,归来的鸿雁逐渐增多。 第二句:题诗满壁无人看,墙下玉簪花又开。 - 关键词:题诗、满壁、无人看、玉簪花、又开 - 注释
【注释】丙子: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五日:指正月十五。雪:降雪。暄,温暖。又无雨:既暖和又不下雨。没车:没有车子可乘。户下如月白:屋檐上挂着的冰像月亮一样皎洁。自起:自己起身。开窗:打开窗户。读汉书:《汉书》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撰的纪传体史书,共一百卷,记载了从西汉高祖刘邦到王莽的二百一十年的历史。 【赏析】 此诗作于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正月元宵节过后的第五天,即正月二十五日
憎夜还闻蟋蟀吟,定知秋色上青林。 坐看黄叶落四五,记得题诗入绿阴。 注释:在夜晚还听到蟋蟀的鸣叫,我知道秋天的气息已经弥漫到青绿的树林中了。 坐着看着黄色的叶子飘落下来,我还记得那首写满绿色梧桐树的诗。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景色的喜爱和对友情的怀念之情。《怀萨使君二首其一》是元代文学家、诗人李孝光的作品,描绘了诗人在夜晚听见蟋蟀的鸣叫,感受到秋天气息的情景。同时
注释: 化工:春天的造化者,指春风。 未滑:没有弄花,没有弄出花瓣飘零之景。 虚负:白白辜负。 几番:多次。 东园:作者自谓住处名东园。 恼诗翁:恼坏诗人。 赏析: 《病中》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此诗以“化工”起兴,言春风吹动花朵,但自己却不能欣赏其美,只能倚在园中赏花,因小疾而烦恼,不能吟咏诗篇。全诗语言平淡朴素,不事雕琢,却能表达出诗人对春天景色的感受和心情的变化
注释:天下太平,边事小,将军闲居,不必谈论兵事。公庭上没有官吏,也没有来客,只有自己敲打鼓声。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与友人冯秦卿告别时所写。当时天下承平,国无战事,因此冯将军能够闲居在家,过着平静的生活。诗中表达了对冯将军闲适生活的羡慕之情。同时,诗中也展现了作者的豁达和豪放,他不再追求名利,而是选择了一种更加悠闲、自在的生活方式。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
瞿塘雪解水初回,浪触金山怒转雷。 惟有诗人天亦爱,迎船怪雨为君开。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瞿塘雪解水初回:“瞿塘雪解”形象地描绘了瞿塘峡的雪在经过融化之后,水面开始逐渐回涨的景象。这里的“雪”和“水”分别代表了自然界的两个元素。通过“解”字,传达出雪融水的意境,给人以视觉上的清新感受。 2. 浪触金山怒转雷:此处描述的是一场壮观的自然现象——金山因其巨大的体积而成为水流冲击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