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郢
注释:小石上,我看见了亡友题诗的痕迹。 笋石清琤入紫烟,陆云题处是前年。苔痕斑驳的石头上,清冷的泉水击打着石壁,发出清脆的声音,仿佛在向紫烟倾诉心声。 苔侵雨打依稀在,惆怅凉风树树蝉。雨水冲刷着苔藓,使得痕迹更加模糊不清,让人心生惆怅;而那清凉的秋风中,树上的蝉鸣声此起彼伏,又增添了一丝哀愁。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小石上的诗句痕迹、紫烟中的泉声以及树树蝉鸣,表达了对亡友的思念之情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注释】 牛女:指七夕之夜牛郎织女相会。 红粉筵开玉馔时:指七夕节的盛况。红粉,代指女子。玉馔,精美的食品。 清晓:清晨。 蛛丝:蜘蛛网。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七夕节的佳作,诗中通过牛郎织女的故事,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祝福。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新秋牛女会佳期”一句,诗人以七夕之夜牛郎织女相会作为引子,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夜画面。这里,“新秋”一词既点明了季节
晓井 桐阴覆井月斜明,百尺寒泉古甃清。 越女携瓶下金索,晓天初放辘轳声。 注释译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景画面,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首句“桐阴覆井月斜明”,描绘了夜晚桐树的影子覆盖在井上,月光斜射下来的情景。这里的“桐阴”指的是桐树的影子,象征着宁静和祥和的氛围。而“月斜明”则表达了月亮在天空中倾斜的光芒,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
注释:十二条街道中,有多少茂盛的草啊,燕子在争相占尽这残春。黄色的菊花遍地开放无尽无休,令人愁煞了江南那些四处漂泊的人。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春意的场景,通过燕子和黄花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燕子在春天里忙着筑巢生儿育女,而黄花则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繁荣。诗人用“燕蓊”来形容燕子的数量之多,用“扑地”来形容黄花的盛开之盛,都表现出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力
【注】裴晋公:即韩琦,字稚珪,宋州淮阳人。宋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进士及第,历任河东、陕西转运使等职。后以平夏元昊之功,拜枢密使,进封魏国公。卒谥忠献。 上:向。 四朝: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 鬓如丝:形容老迈憔悴。鬓,指头发。 龙马精神:比喻人的精力旺盛。龙马,传说中的一种能日行千里的骏马。 海鹤姿:喻高洁的品格。海鹤,传说中的一种鸟,生活在海边。 天上玉书传诏夜
【注释】 上元日:即元宵节。上元,农历正月十五,又称“灯节”。湖杭二从事:指唐代诗人白居易和元稹。湖杭二从事,是当时杭州的两位地方官。谢公:指南朝梁武帝萧衍;山公:指南朝宋国开国皇帝刘裕。山光水焰:形容山光水色的灿烂辉煌。百千层:形容景色绚丽多彩。留赏:指欣赏美景。山公唤:指山光水色使人们陶醉,好像山公在呼唤。阿那朋:指阿那卢,即《法华经》中所说的“阿难”。这里泛指歌舞升平的景象。 【赏析】
注释: 旧坟新陇哭多时,流世都堪几度悲。旧时的墓地和新的坟陇之间,我痛哭流涕地悼念逝去的亲人,感叹人世间的种种变迁和无尽的悲伤。 乌鸟乱啼人未远,野风吹散白棠梨。乌鸟乱啼声中,人们还未离开,野风吹动着白棠梨花,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哀愁。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和无尽的悲伤。首句“旧坟新陇哭多时”描绘了作者在旧坟和新陇之间悲痛欲绝的情景,展现了他对故人的深深怀念之情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赏析。解答时,首先读懂全诗,把握诗意,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作答。 醉送:我喝醉了酒,送江梅回去。江梅:江边的梅树。冷艳:形容梅花的色泽清丽,芬芳馥郁。酒清光:指梅香扑鼻。急拍繁弦醉画堂:我一边拍着琴弦,一边在画堂中醉酒。 无限柳条多少雪:柳丝上挂满了雪花。刘郎:指作者自己。一将春恨付刘郎:把春天的怨恨全都付给了刘郎(即作者自己)。 【答案】 译文
注释:画鼓,指的是在船中播放的乐声。曾经听说这种乐声可以让人心情愉悦,但是当它用来送别离人时,却会产生一种令人感到遗憾的情绪。因为船中的乐声会让人产生离别的伤感,让人更加思念离别的人。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船中演奏音乐的情景。诗中的“画鼓”指的是船上播放的音乐,它能够让人心情愉悦,但是它也可以用来送别离人,让人产生一种遗憾的情绪。这种情绪的产生是因为音乐中的旋律和节奏都与离别有关
【注释】 南池:在今安徽省宣城市。 供饵:给鱼投饵。 搓丝:用丝线搓成细绳状。 溢榼(kē):酒壶满溢出来。 接䍠(yǎn):把酒壶里的酒倒进葫芦里。 两竿:指日出时太阳的位置,竿是古代计量长度的单位。 【赏析】 这首七绝写农家乐事。首句写男儿钓得鱼来,女人们忙着准备饵料。次句写女人们将准备好的饵料,像搓线一样,搓成丝绳状。三、四句写男人们把酒壶中的美酒倒进葫芦里,然后倒出一杯酒,递给钓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