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嗣杲
宋代诗人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是南宋时期的一位杰出诗人。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在文学上有所建树,而且在艺术上也有着极高的成就。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探讨董嗣杲的生平、诗歌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1. 基本信息 - 生平简介: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生于杭州(今属浙江),其一生经历了理宗景定年间榷茶九江富池以及度宗咸淳末年知武康县的历史变迁。宋亡之后,他选择了遁入空门,改名思学,并改姓为“无益”
小新堤
谁筑湖堤种柳条,行春路截九松腰。 直看西日当三竺,平接南山第五桥。 曲院岸通沙涧浅,桃溪寺接玉泉遥。 游人从此言旋便,不受回舟著相招
崇真道院
蹁跹鹤聚水云中,云水相逢色色空。 讲道无人知畏垒,集仙有阁想崆峒。 柳堤风日斋钟散,蒲座尘埃食钵充。 一老双丫离蜀久,西窗掩定读参同
雪江讲堂
索居占得藕花风,几字头衔迥不同。 乌帽染纱裁一幅,锦囊分卷集群公。 湖光长日侵比座,竹箨多时积鹤笼。 系柳吟驴何处去,想应乘雪钓江空
三贤祠
东坡政绩踵香山,梅下韬光独养闲。 一样清风无异代,三公遗像有生颜。 竹亭画鹤衔芝老,石鼎蟠蛛炷柏悭。 摘取吟联分扁隶,英游时驾碧云还
湖山堂
彩槛雕阑倚地仙,南堂深架北堂先。 湖光十里饶春日,山色三堤合霁烟。 帘幕香传歌扇底,莺花影落酒旗边。 红尘不受斜阳压,暗逐东风入画船
西湖道院
名祠相接启珠庭,巧对南屏万叠青。 深院冷侵云砌竹,虚舟闲载锦池萍。 廊头道士书符简,门外游人挈酒瓶。 分坐夕阳斜背水,鼓箫于此最宜听
先贤祠
列仙始自许箕公,上国尊贤典礼隆。 三十九人裁信史,百千万祀纪清风。 衣冠文物流传盛,花柳亭台曲折通。 镜水在先祠越隐,如今彼此可称雄
南屏山
南有屏山掩翠霏,齐云亭子漫寻基。 雨淋米老琴台字,火烈温公易卦碑。 回首金鱼谁抚槛,销魂白骨自污池。 春风不管游人老,愁落朝昏法鼓悲
真珠泉
泉光四散骇猿猱,迸起平池点滴高。 谁欲斗量徒积梦,人将瓶汲肯辞劳。 声随夜雨穿疏箔,名逐春风入小槽。 别有雷峰峰下圃,一泓埋没在蓬蒿
杨梅坞
仙子遗丹满瑞峰,累累疑与荔枝同。 金婆传种移根异,火齐烧空满坞红。 鹤顶分丸凝晓露,猩唇结颗缀薰风。 曩时若解包茆贡,一骑星驰入汉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