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嗣杲
宋代诗人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是南宋时期的一位杰出诗人。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在文学上有所建树,而且在艺术上也有着极高的成就。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探讨董嗣杲的生平、诗歌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1. 基本信息 - 生平简介: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生于杭州(今属浙江),其一生经历了理宗景定年间榷茶九江富池以及度宗咸淳末年知武康县的历史变迁。宋亡之后,他选择了遁入空门,改名思学,并改姓为“无益”
石佛庵
南峰云堕屋梁危,异迹曾遗广顺时。 行脚影留岩石涧,头陀老守草庵攲。 几年香火传朝晚,万谷烟霞拥路岐。 半掩风扉钟又响,风霜皴尽砌街碑
烟霞洞
万色无如叠翠何,何僧镌像屹嵯峨。 山屏晴掩牌门杳,风钥阴封梵屋多。 象落鼻形悬洞右,佛垂手迹寄岩阿。 灯辉金碧琉璃碗,暗掩僧房络薜萝
南高峰塔
谁舍尘身石骨巅,浮屠突兀拂霄躔。 方隅端拱明离位,梯级高营石晋年。 土穴有龙嘘重雾,草庵无衲坐空禅。 虚危直视烟霞路,镗鞳风铃到处传
长耳相
眉目如生骨骼寒,后来曾纪短碑顽。 双垂长耳过肩角,千古遗躯落世间。 覆履有方随迹灭,守龛无语向僧闲。 想知自丑难遮断,两扇禅扉及早关
梅坡园
墙拥双扉锁锦窝,溪声不敌树声多。 谁家种麦曾名岭,今日寻梅且陟坡。 万厦栋梁巢燕雀,四山风日养松萝。 园丁自饱栽花利,月给杨家得几何
辨才塔
澜翻八十一年空,争讶前身是井龙。 心静已成无上智,学知今复有谁宗。 云生遗塔封慈相,雨溅冲泉杂定钟。 几字碑阴坡老笔,声声想得旧游从
风篁岭
横陈翠葆列烟屏,联步苍林想典刑。 二老相分龙井岭,一时如过虎溪亭。 风吹贴石丛篁碧,雨剥题名晕藓青。 更有涧流朝暮落,此声不厌客来听
天竺观音
木异难侪众木淹,刻成慈相孔仁谦。 真珠璎珞鸳鸯殿,白玉屏风翡翠帘。 晴雨祷祈随感召,香灯炽盛极庄严。 镇山宝聚田庐广,灵贶弥彰一百签
曲水亭
竹色松阴翠浪浮,春风吹落涧声幽。 古亭当路空凉影,溪水循盘散漫流。 茧纸叙诗年几换,羽觞传酒禊重修。 晴岚四掩鸣琴杳,如在稽山道上游
重荣桧
一株苍桧卧龙身,受得隋朝雨露深。 地下仙根将换骨,人间劫火不烧心。 死条节节蕃春信,生意枝枝蓊翠阴。 此木岂知魂可返,争传咒水出丛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