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色松阴翠浪浮,春风吹落涧声幽。
古亭当路空凉影,溪水循盘散漫流。
茧纸叙诗年几换,羽觞传酒禊重修。
晴岚四掩鸣琴杳,如在稽山道上游。
曲水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曲水亭》是董嗣杲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作品的具体介绍:
- 诗人背景:《曲水亭》的作者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人,是南宋理宗景定年间榷茶富池的官员,后为武康令。宋亡后入孤山四圣观为道士,改名思学。他的诗歌多涉及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官场失意后的归隐之情。
- 诗词原文:
竹色松阴翠浪浮,春风吹落涧声幽。
古亭当路空凉透,溪水循盘散漫流。
茧纸叙诗年几换,羽觞传酒禊重修。
晴岚四掩鸣琴杳,如在稽山道上游。
- 艺术特色:董嗣杲在这首诗中展现了其独特的绘画风格和音乐情怀。《曲水亭》不仅在形式上遵循了传统的七言律诗格式,而且在内容上也融入了他的绘画和音乐元素,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诗中的“古亭当路空凉透”、“晴岚四掩鸣琴杳”等句子,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体现了诗人对音乐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追求。这种艺术上的融合使《曲水亭》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部艺术品。
- 社会影响:董嗣杲的《曲水亭》不仅在当时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也在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是了解宋代文人生活和情感的重要文献,也是研究宋代文学和绘画艺术的重要资料。
- 现代价值:在现代社会,董嗣杲的《曲水亭》依然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现代人精神追求的一种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和情感,也可以从中汲取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曲水亭》不仅是董嗣杲的艺术成就之一,也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和情感,也可以从中汲取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