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科
诗的逐句释义: 1. 紫极传丹诏,青霄访玉华。 —— 紫极(指帝王的居所,象征最高权力和尊贵)传来了帝王的诏书,前往青霄(高远的天空)去探访美丽的玉华山。 2. 霓旌翻日观,瑶岛接星槎。 —— 用彩色的旗帜在天空中飘扬,如同翻动着太阳观;如同与仙山瑶岛相连,乘坐星槎飞升。 3. 寒踏峰头雪,晴攀海上霞。 —— 在严寒中踏过山峰之巅的积雪,在晴朗的日子里攀登海面上的彩霞。 4. 翩跹双白鹤
以下是对《次韵答邓薇山社长》这首明诗的逐句释义、译文注释以及作品赏析: 1. 诗句释义: - 袒席分襟地: 表示在江边分手时,两人分开时的亲密和深情。 - 江关积雪天: 描述江边的天气,大雪覆盖着关口,景色显得更加寒冷。 - 宁知卢阜约: 表达了诗人对于与友人重逢的喜悦和期待。 - 翻上汶阳船: 意味着翻过汶阳(位于山东省)的小舟,象征着旅途中的艰难和冒险。 - 梦断清秋半:
注释:飞瀑如云从天而降,清酒在石上飘动。 兰亭聚会的才子们,不亚于晋代风流人物。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景色。首联描写了飞瀑流泉、清澈美酒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颔联则通过对比手法,将兰亭聚会与晋代风流人物相提并论,表达了诗人对才子们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尾联则以“不减”二字收束全诗,强调兰亭聚会中的才子们与晋代风流人物相比毫不逊色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要求和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注意抓住诗中景物的特点进行赏析。 译文:浅滩上芦苇丛生,蔡泾边上的芦花随风飘散,石梁上的江水潮涨潮落,轻飘飘地漂着木兰树。凉雨一阵接着一阵下,钓竿上的线丝乱了。哪里传来晚风的渔夫笛声,那么清幽。云外有座水乡庄院,才十里路,渡口的灯光刚刚点亮。船工们还在忙着计算,估计着到岸边的时间
注释: 入三竺:进入佛教圣地。 笋舆斜日看山行,迢递禅林入径清。 笋舆,指竹轿。斜日,指夕阳。看山行,观赏山水。迢递,遥远的样子。禅林,佛寺的树林。径,小路。 岩际暝烟连竹色,涧边流水助松声。 暝烟,傍晚的烟雾。连竹色,形容烟雾缭绕的景象。涧边,溪流旁边。流水,水流的声音。助松声,为松涛之声增添音律。 三生寺古多灵迹,五岭云深不辨名。 三生寺,一座古老的寺庙名字。灵迹,指神奇的遗迹或事迹。多
【注释】 何处难忘酒:如何忘却不了那离别时饮的酒? 何处难忘酒,兰舟带雨维:如何忘却不了别离时饮的那一杯美酒?那兰舟在雨中缓缓前行。 一从梁苑别,六隔武陵期:自从我们分手以来,已经过了六次分别。 晓梦梨花断,春愁燕子知:早晨醒来的时候,看到梨花凋落,不禁思念起她来;春天里,燕子双双飞去,我的心情也变得沉重起来。 此时无一盏,谁与话相思:如今没有了酒杯,谁又能和我一起诉说心中的相思之苦呢?
紫极传丹诏,青霄访玉华。 霓旌翻日观,瑶岛接星槎。 寒踏峰头雪,晴攀海上霞。 翩跹双白鹤,遥驾五云车。
袒席分襟地,江关积雪天。 宁知卢阜约,翻上汶阳船。 梦断清秋半,书来白雁前。 心期渺流水,虚奏伯牙弦。
笋舆斜日看山行,迢递禅林入径清。 岩际暝烟连竹色,涧边流水助松声。 三生寺古多灵迹,五岭云深不辨名。 欲借蒲团供一宿,木兰来促泛湖轻
浅浦芦花出蔡泾,石梁潮长木兰轻。 一番凉雨钓丝乱,何处晚风渔笛清。 云外水庄刚十里,渡头灯火欲初更。 榜人不睡算程到,自唱楚歌摇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