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嗣杲
宋代诗人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是南宋时期的一位杰出诗人。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在文学上有所建树,而且在艺术上也有着极高的成就。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探讨董嗣杲的生平、诗歌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1. 基本信息 - 生平简介: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生于杭州(今属浙江),其一生经历了理宗景定年间榷茶九江富池以及度宗咸淳末年知武康县的历史变迁。宋亡之后,他选择了遁入空门,改名思学,并改姓为“无益”
理公岩
西来识得此云根,终此云根护法门。 由晋尚传斯语在,到今休想旧岩存。 天开教观香灯盛,人仰胡僧相貌尊。 行果芟教荆棘尽,分明只手破沉昏
呼猿洞
小隐灵山莫计年,此猿清啸洞门前。 当时不有胡僧唤,今日应无野迹传。 寒挂枯条申右臂,晚藏碧树忆西天。 云岩烟谷多遗种,月下三声醒客眠
合涧桥
危阑压定活流重,谁识钱源绕梵宫。 两涧共归桥底合,万雷莫敌水声雄。 游人移步心还恐,野衲栖禅耳欲聋。 石倚卧梁山月落,白猿一啸五峰空
灵隐天竺寺门
画栋朱檐暴虎蹲,乱钟穿翠掩朝昏。 去来所得无多衲,觉悟何曾有二门。 山鸟山花应自若,佛心佛法与谁论。 风埃几换行人鬓,博士元公扁却存
将
阅武场开傍古松,忽惊尘起废墙东。 黑蜂飞毒归锄下,白骨通灵入梦中。 花草地宽千骑勇,鼓鼙声撼一坏空。 若钱若马讹传久,难觅埋铭证异同
忠勇庙
才接军符便起程,此行要并铁山名。 孤忠解得孤城急,一勇判来一死轻。 堂屋依湖空柳色,庙门当路枕松声。 丈夫对著褒荣典,誓挽天河洗甲兵
妙智庵洞
梵庵云隔洞高虚,傍路阴森树几株。 石室跨空山骨碎,林风掠地土痕枯。 两亭瀹俗秋偏畅,六月披襟暑欲无。 如此岩墙难此立,有人编入职方图
乐天竹阁
此君玉立此楼空,不复幽眠想白公。 百尺有檐侵碧落,千竿无语足清风。 阑尖亭影流渔屋,龛面祠香托佛宫。 石琢端平丞相记,都归宝庆守臣功
鸟窠
松顶巢成亦甚危,元和禅此太和归。 比丘随处心传异,刺史游山礼谒稀。 铭志土侵无几字,塔亭雨坏有孤扉。 一空四十年间梦,定业门前鹊自飞
西林桥
水竹云山拱画图,因怀唤渡想东都。 雨馀晴蝀衔西照,风遏春船入里湖。 阑曲祗供游子凭,林间今有野人无。 隔墙莫是神仙宅,红白梅花五百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