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嗣杲
宋代诗人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是南宋时期的一位杰出诗人。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在文学上有所建树,而且在艺术上也有着极高的成就。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探讨董嗣杲的生平、诗歌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1. 基本信息 - 生平简介: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生于杭州(今属浙江),其一生经历了理宗景定年间榷茶九江富池以及度宗咸淳末年知武康县的历史变迁。宋亡之后,他选择了遁入空门,改名思学,并改姓为“无益”
县斋东堂盆荷着花楼恪斋约客赏之时葛秋岩作草圣和席间韵二首
酸辛莫甚此时心,忍过琴厅散客襟。 万竹静涵空翠杳,孤莲愁吐妒红深。 岫云有信投林晚,溪雾无根涨郭阴。 谁草数行鸦蚓墨,东堂古壁遇知音
甲戌重午留越寄武康同官
湘累莫吊楚云迷,力疾喑喑客会稽。 心想同寅分席醉,身逢重午借楼栖。 今朝气象悲欢异,几种葵榴色泽齐。 水际晚凉应有赋,藕花多处想供题
近苦多故坐病乏药
江郊雪冱莫知津,客泪双垂怅此身。 魔障在前无妄想,饥寒随处肯言贫。 畏途日有风波恐,病骨时需药石频。 屏息支吾心已扰,眼前谋绝故乡亲
水退小园散步时垂替感赋
移来菊本已成丛,潦退园篱失笑空。 梦蝶自应知境幻,问牛谁谓可年丰。 渺茫天地浮秋水,寂历溪山截暮虹。 蛩咽莫禁莎砌湿,万愁愁付酒杯中
送陆明府归嘉禾
尘杂莫湔游宦非,端忧何暇寓琴徽。 孝先便腹尚嘲懒,元亮折腰须问归。 所惧弃官乡曲笑,不思献策庙堂稀。 义和市尾渔舟聚,独乐披裘坐钓矶
题大赛山中人家
课孙课子业桑麻,最喜无人识故家。 八口日支资地力,一头雪色感年华。 甜瓜苦过王戎李,古木枯如博望槎。 岂得不谙培植性,又思寻客学餐霞
陈石泉送诗走笔次韵
依刘殊乏仲宣才,方重相逢笑口开。 恶况败人佳思尽,寓公贻我好诗来。 夜寒归梦迷松菊,灰冷尘踪混草莱。 别后莫裁驰恋意,寄梅须带雪枝苔
壶中日月与葛秋岩纳凉
身离匡庐紫翠重,壶中且寄水云踪。 故人远梦迷千里,浊酒高怀渺万钟。 台上苦吟无别事,枕前间籁有孤松。 不知忧乐随时意,但虑荒芜钝笔锋
刘閤舍迁居山中
玉粒荣途税驾难,遁栖山屋乐颜箪。 写梅当画同谁赏,采菊成粮独自餐。 五字诗成消兴晚,半缶酒熟抵秋寒。 太空月色清如洗,多向疏林缺处看
暑中宴张穆父第
席地莫禁流汗体,阴阴竹树埋虚堂。 夜分几传逡巡酒,暑甚一沃沆瀣浆。 不听哀弦知兴逸,才舒清簟觉心凉。 青瓜碧李凝冰齿,万萼南花吹湿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