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嗣杲
宋代诗人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是南宋时期的一位杰出诗人。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在文学上有所建树,而且在艺术上也有着极高的成就。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探讨董嗣杲的生平、诗歌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1. 基本信息 - 生平简介: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生于杭州(今属浙江),其一生经历了理宗景定年间榷茶九江富池以及度宗咸淳末年知武康县的历史变迁。宋亡之后,他选择了遁入空门,改名思学,并改姓为“无益”
富池客中
舍舟遵陆几程来,家事身谋两未谐。 九地渺茫怜骨肉,四方轩豁畅襟怀。 雨翻茶崦春离岳,风飐监旗晓渡淮。 短景不延愁思远,只堪长醉向茅柴
新桥遇秋岩
出郭看山眼便醒,故人相值说云萍。 了翁屋后晚烟碧,茂叔阡头秋草青。 绝壑雨过溪水响,高峰月上谷云停。 乌巾漉酒菊花店,醉拣陶诗书纸屏
登庾楼
重支瘦竹上危楼,凉袭纶巾羽扇秋。 天地江山风浪起,汀洲芦荻水烟浮。 谁听调夜琵琶苦,拟泛吟秋舴艋游。 唤得元规魂梦醒,何妨小作踞床留
题濂溪书院
远径溪流水自圆,光风霁月渺无边。 窗前生意休除草,堂上清风独爱莲。 万古共知归有极,一尘不染见先天。 未知涵味其中者,谁是元翁得正传
晚过张分司园
偶乘意度过东邻,芳艳多情媚柳津。 欢笑直邀云际月,酣歌狂惜雨馀春。 亭台花木销官酒,城郭风烟老客身。 回首庐山图画里,不知愁落软红尘
暑中访平山坦上人
遥遥殊积入山心,勇涉湖西且解襟。 当暑行松探古迹,追凉踏藓入晴林。 信知净境无三伏,犹幸悭囊有几金。 白酒青衣随所遇,此来只为此僧寻
寓江州西城
奔忙梦落富池程,归托蘧庐恋灌城。 有石醉乘新月坐,无家吟逐乱云行。 衣遗母线寒针在,烧起公山晚阵鸣。 邻屋酒香堪洗恨,拟栽松菊效渊明
淫祀
水泛牌头五里亭,尚留破庙压空坰。 松萝阴覆鸦群怪,里社声传土偶灵。 幡袅攲竿三丈赤,溪分荒藻数丛青。 头陀强解愚夫卜,瓶缶花香带肉腥
赠封禺山翁
鹁鸪鸣雨鹤吟风,可羡山中白发翁。 百事不闻天地闭,四窗常见水烟空。 春时聚社寻屠伯,晴昼科书授学童。 此外惟知安分去,鹿门真隐略相同
留江城
灌城眠食叹羁身,凭晓偏惊索镜心。 南纪山川秋望远,西湖风月夜怀深。 功名鬼妒投机罕,诗酒天嗔绝侣寻。 陈迹自应迟料事,断鸿信杳况云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