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嗣杲
宋代诗人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是南宋时期的一位杰出诗人。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在文学上有所建树,而且在艺术上也有着极高的成就。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探讨董嗣杲的生平、诗歌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1. 基本信息 - 生平简介: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生于杭州(今属浙江),其一生经历了理宗景定年间榷茶九江富池以及度宗咸淳末年知武康县的历史变迁。宋亡之后,他选择了遁入空门,改名思学,并改姓为“无益”
富池江上荡舟游望二首
江风吹得乌帽偏,江水惊秋狂拍船。 此身客远积乡梦,何日丹灵朝洞仙。 将军庙无老鸦异,罗汉院有古柏坚。 荡桨津头来往遍,北望淮云成怆然
留分司衙
往来几苦浪涛惊,尘役而今亦懒营。 雪积墙腰连屋莹,日涵城影接江平。 市楼有酒晴旗小,宾馆无人夜榻清。 孤坐搜吟难造妙,霜风吹月纸窗明
戏酬李勉之留江州怀琴窗之什
当时两别惜分双,客了三吴客九江。 何处挥金曾驻马,此身怀宝尚迷邦。 水流岁月添新恨,尘扑箫弦失旧腔。 柳下燕楼风雨外,梦魂多绕唾茸窗
接泥渡头再遇雪
几涉沙汀与水村,几看云物幻乾坤。 渡头冲雪哦诗老,船尾乘风破酒昏。 未晚橹声先傍岸,乍晴江色远侵门。 白鸥无数西飞急,鸣落淮山不见痕
离江城遇雪
头上同云密布饶,湓江门外揖华镳。 舟穿苦竹黄芦去,帽任回风急雪飘。 踪迹几年怀玉石,江山一夜变琼瑶。 旁人莫讶吟穷返,慷慨殊胜过灞桥
题冷翠谷道者庵
万计千谋浊世纷,莲花峰下寂无闻。 丹泉漱冷齿凝雪,翠谷虚凌身入云。 藤杖卓苔防险峻,石炉炷柏起氤氲。 独游独宿露寒夜,绝顶想多秋几分
怀潘宰留方家峪别业
想恋西湖赏物华,清依水石结生涯。 凤凰山下泉萦草,燕子楼前雨压花。 翠枕谩攲听夜雨,朱帘闲卷望朝霞。 柳塘不遏东流住,肠断江城尚寄家
江州重午二首
晴光绕砌看葵倾,独恨无文吊屈平。 梅溽润衣身体倦,竹风入牖梦魂清。 良辰美景须臾事,往古来今节序情。 不信沧江传竞渡,彩旗画鼓闹西城
冷翠阁与秋岩同赋
笑携琴册上昆仑,分坐溪头藓石根。 崖树有霜飞老叶,野泉无雨落秋痕。 几番闲借樵人屐,何许追寻隐者门。 多种杏花依此住,要知董奉得仍孙
舟上食菜粥甚美
莫望池口浪接天,羁怀沉迷衾枕前。 老船荡雪橹声涩,破釜煮粥蔬味便。 烟锁淮俗子城下,风生野坊僧树巅。 懒能登岸蹑寒屐,因数杖头无百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