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瑩
清安徽桐城人,字石甫,一字明叔,号展和,晚号幸翁。 嘉庆十三年进士。 鸦片战争期间为台湾道,与达洪阿设计击退英军。 战后以“冒功欺罔”贬官四川。 咸丰初复起用,赴广西镇压太平天国起义。 官终湖南按察使。 师事从祖姚鼐,工诗,文章善陈时事利害。 鸦片战失败后,寻求御侮之策,著《康輶纪行》、揭英侵藏野心,欲使朝廷戒备。 有《中复堂全集》。 生卒年
汪雅堂召同张竹虚德生、戴桂山、家晴峰登九仙山,游积翠寺。时雅堂将之台湾,余 当入都,赋别 其二
楼船横海意如何,兰若登临气欲磨。 白水穿云明鹭羽,青松当槛老鹰窠。 山空始觉心无定,僧少微嫌梵亦多。 壁上应真能作证,优昙华里客经过
梅伯言、马湘帆、汤海秋、王少鹤四农部,何子贞编修,陈颂南、苏赓堂、朱伯韩三侍御,叠次召余同亨甫为觞宴之乐。九月二十六日,复集蒹葭阁;盖丙申年入都,伯言、湘帆置酒处也。诸君各以诗文见赠,余行有日,辄成七律数章酬别 其一
城南朝雨草霏霏,高阁增寒眺夕晖。 胜地祗堪埋马骨,轻尘何必浣人衣。 青山红树诗情壮,白发黄华酒力微。 壁上鲍吴题句在,疏槐惨澹乱鸦啼
梅伯言、马湘帆、汤海秋、王少鹤四农部,何子贞编修,陈颂南、苏赓堂、朱伯韩三侍御,叠次召余同亨甫为觞宴之乐。九月二十六日,复集蒹葭阁;盖丙申年入都,伯言、湘帆置酒处也。诸君各以诗文见赠,余行有日,辄成七律数章酬别 其二
馀霞阁上曾同醉,龙爪槐前再举杯。 此日登临欣健在,半生怀抱为君开。 衰葭莽苍天无际,往迹销沉恨不回。 明到江南如寄问,浮山岚翠扑人来
梅伯言、马湘帆、汤海秋、王少鹤四农部,何子贞编修,陈颂南、苏赓堂、朱伯韩三侍御,叠次召余同亨甫为觞宴之乐。九月二十六日,复集蒹葭阁;盖丙申年入都,伯言、湘帆置酒处也。诸君各以诗文见赠,余行有日,辄成七律数章酬别 其三
江东俦侣半凋萧,日下耆贤久寂寥。 何意海禽方铩羽,又逢秋鹗尽摩霄。 壮怀力振回天地,抗论神飞见贾晁。 圣主已闻容直谏,封章频数莫辞劳
梅伯言、马湘帆、汤海秋、王少鹤四农部,何子贞编修,陈颂南、苏赓堂、朱伯韩三侍御,叠次召余同亨甫为觞宴之乐。九月二十六日,复集蒹葭阁;盖丙申年入都,伯言、湘帆置酒处也。诸君各以诗文见赠,余行有日,辄成七律数章酬别 其四
接迹纷纷闽粤才,张郎巨笔独天开。 豪情半向江山尽,病骨犹含今古哀。 不信斯人尚沦弃,终应圣世起蒿莱。 轞车伴我三千里,出狱临歧首重回
梅伯言、马湘帆、汤海秋、王少鹤四农部,何子贞编修,陈颂南、苏赓堂、朱伯韩三侍御,叠次召余同亨甫为觞宴之乐。九月二十六日,复集蒹葭阁;盖丙申年入都,伯言、湘帆置酒处也。诸君各以诗文见赠,余行有日,辄成七律数章酬别 其五
诗尝避舍惟亨甫,天不馀才又海秋。 剑气盘回霜在匣,冰怀朗照月当楼。 但须于越寻吴耻,不用新亭泣楚囚。 抵掌闻鸡曾共寝,别来惟独著浮邱
梅伯言、马湘帆、汤海秋、王少鹤四农部,何子贞编修,陈颂南、苏赓堂、朱伯韩三侍御,叠次召余同亨甫为觞宴之乐。九月二十六日,复集蒹葭阁;盖丙申年入都,伯言、湘帆置酒处也。诸君各以诗文见赠,余行有日,辄成七律数章酬别 其六
清言易理称平叔,俊逸诗辞爱信阳。 把卷名贤空异代,闭门潜学又湖湘。 艰难狱底惊相问,慷慷樽前意不忘。 他日著书成绝业,白头千里独堪商
梅伯言、马湘帆、汤海秋、王少鹤四农部,何子贞编修,陈颂南、苏赓堂、朱伯韩三侍御,叠次召余同亨甫为觞宴之乐。九月二十六日,复集蒹葭阁;盖丙申年入都,伯言、湘帆置酒处也。诸君各以诗文见赠,余行有日,辄成七律数章酬别 其七
梦魂何日忘楼船,直北传烽幸熄烟。 犴狴未周三五夜,金鸡已放九重天。 微劳岂意蒙恩诏,绝岛犹闻急赠钱。 帝德民情有如此,几回搔首马难前
梅伯言、马湘帆、汤海秋、王少鹤四农部,何子贞编修,陈颂南、苏赓堂、朱伯韩三侍御,叠次召余同亨甫为觞宴之乐。九月二十六日,复集蒹葭阁;盖丙申年入都,伯言、湘帆置酒处也。诸君各以诗文见赠,余行有日,辄成七律数章酬别 其八
相知新旧别如何,击筑当筵共放歌。 月地怒闻金石裂,霜天哀感雁鸿多。 分无宝剑酬燕士,那更悲风渡塞驼。 班马萧萧从此去,暮云迢递阻浑河
出狱后,闻今年正月台谏诸公先后上言争台湾事,一时中外作诗著论者甚众,闺阁中亦多感咏。近传台人复有舆论之刻,自非盛朝宽大,何能有此?感成一律
圣主如天宥直臣,四方幽隐各纷陈。 微名讵遂倾中外,国是从来有屈伸。 永夜忧当纾鲁女,故人书尚问吴莼。 朝来紫禁纶言下,道路传呼颂至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