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芳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基本能力。 “又叠嶂楼”一句,写叠嶂楼。叠嶂楼是唐代长安城西的一座高楼。诗人登上此楼,俯瞰京城,只见群峰环绕,层峦叠嶂,如入仙境。这里,以叠嶂楼为背景,烘托出京城的宏伟壮丽和诗人登高远眺的开阔胸怀。 颔联,写诗人对叠嶂楼的喜爱之情。诗人在叠嶂楼上眺望,只见阶前台阶上白云冉冉升起,好像从天上飘来,使诗人感到十分惬意。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登临叠嶂楼所见之景
【注释】 1.江汉:指长江、汉水。双鱼:比喻书信、信物。2.乾坤:天地。交:交流,交融。3.宦成:官位得志。4.行立:站着。易生嘲:容易招致非议。5.诗思:诗歌的情思。6.归魂:指游子思念故乡的心魂。7.斗春:比美斗艳。8.杨柳色:柳树的颜色。9.底用:何必。 【赏析】 此诗为送别之作。首句“江汉双鱼断”,言江汉之滨,一去不返,两鱼相别。“江汉”即长江、汉水。古人以鱼书传意,故称书信为“双鱼”
诗句释义 1 节抱坤贞:此句描述母亲如大地一样承载着天地间所有女性应有的美德和尊严。 2. 年华与寿新:意味着母亲的年龄虽增,但生命之花依然绽放,充满活力和生机。 3. 令名完璧玉:意指母亲的名声如同美玉一般纯洁无瑕,珍贵无比。 4. 瑞世见麒麟:象征母亲为社会带来吉祥,就如同麒麟这种祥瑞的动物出现,预示国家繁荣昌盛。 5. 恩重宸章丽:表示母亲的恩情厚重如宫廷中的诏书,美丽而令人赞叹。 6.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 译文: 往事真如梦,人生如浮沤。 早晨跟随着仙驾,夜晚在冥府游荡。 珍珠坠落光芒依旧美丽,深渊清澈但无水流。 怀念他遗留下的爱意,烟草自春至秋。 注释: 1. 挽刑部何员外:挽诗是一种哀悼亡者的诗歌,用于表达对逝去亲人或朋友的思念和哀悼之情。 2. 往事真成梦:往事如梦,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怀念之情。 3. 浮生或似沤:浮生指人生短暂的一生
注释: 1. 夷险实同途,命薄时终蹇:夷险与同途,命运的艰难曲折。命薄、时终、蹇,都是指命运的不顺利和坎坷。 2. 人亡道益孤,伟材名宪识:人已不在,但道德观念更加清晰。伟材、名宪、识,都是指优秀的才能和高深的见解。 3. 归榇稚儿扶,一片伤心泪:带着灵柩回家,幼小的孩子搀扶着。一片伤心泪,指悲痛欲绝的泪水。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故人的诗。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感叹人生无常,命运多舛。同时
隺村孤冢翳荒原,悠悠不计年。 堂封培旧圮,碑篆认初镌。 村舍疏还朴,孙枝远更妍。 青宵羽衣客,时与下蹁跹。 注释: - 隺村:一个村庄的别称。 - 孤冢:指孤独的坟墓。翳:遮盖。 - 悠悠:时间长久。 - 堂封:指祠堂的门框。培旧:指修缮旧物。圮(pǐ):倒塌。 - 碑篆:指墓碑上的刻文。篆:一种古文字。 - 村舍:村庄里的房屋。疏还:指简单朴实。 - 青宵:指夜空。羽衣客:指穿着羽毛衣裳的人
敬亭山 何地堪登眺,昭亭合暮讴。 天空驰远思,川逝涤新愁。 客拜梅公冢,诗传谢氏楼。 此中如传舍,未必苦相留。 注释: - 何地堪登眺:何处可以登高眺望? - 昭亭合暮讴:昭亭的傍晚时分,人们会唱歌。 - 天空驰远思:在天空下驰骋思绪。 - 川逝涤新愁:大河流逝带走了新的忧愁。 - 客拜梅公冢:客人去拜访梅公的墓地。 - 诗传谢氏楼:诗歌传播到谢氏的楼阁。 - 此中如传舍:这里如同旅馆一样。
晓发胡乐巡司抵旌德 其一 晨光破晓,装束轻捷,重峭之境渐露新貌。忽见山峦如画,美景纷披,景色瞬息万变,令人目不暇接。 楼台高耸,负岩麓之峻,机舂声中,水湄映日。红霞洒落,与市井相融,秀麦翠绿,盈于田野。此地官吏隐逸,斯人独在,玉壶之中,是非皆虚。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以及他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首句“晨光破晓”
结发事行陈,戈鋋自成家。 黠胡识旗帜,战马惯风沙。 猷壮千山震,心劳两鬓华。 儿曹未更战,唾掌说周遮。 注释:我年轻时就开始从事军旅生涯,用戈矛和盾牌组成了一支军队。狡猾的敌人能够认出我军的旗帜,而我战马也习惯了在风沙中奔驰。虽然我英勇威武,但岁月却让我两鬓斑白,而我的儿辈们还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洗礼,他们只是随意地挥动手中的拳头,就自信满满地说出了“周朝已经灭亡”这样的话。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送卢备倭英之东广,注意‘列’是动词。”等,再明确具体的考点,如本题中的“赏析”,然后结合具体诗文内容作答。 【答案】 送卢备倭英之东广 列嶂包南屏,雄材出上关。 剑摩鹑尾暗,旗闪虎牙闲。 地尽夷通夏,天低水荡山。 烝黎有遗患,凭仗一开颜。 注释: 列——排列;嶂——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