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地堪登眺,昭亭合暮讴。
天空驰远思,川逝涤新愁。
客拜梅公冢,诗传谢氏楼。
此中如传舍,未必苦相留。
敬亭山
何地堪登眺,昭亭合暮讴。 天空驰远思,川逝涤新愁。
客拜梅公冢,诗传谢氏楼。 此中如传舍,未必苦相留。
注释:
- 何地堪登眺:何处可以登高眺望?
- 昭亭合暮讴:昭亭的傍晚时分,人们会唱歌。
- 天空驰远思:在天空下驰骋思绪。
- 川逝涤新愁:大河流逝带走了新的忧愁。
- 客拜梅公冢:客人去拜访梅公的墓地。
- 诗传谢氏楼:诗歌传播到谢氏的楼阁。
- 此中如传舍:这里如同旅馆一样。
- 未必苦相留:不一定非要留下。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抒怀的作品,作者通过描绘自己登山时的感受和体验,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以及人生哲理的思考。首先,“何地堪登眺”一句点明了诗人想要登高望远的愿望,同时也隐含了对历史遗迹的敬仰之情。接着,“昭亭合暮讴”描绘了昭亭的傍晚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又庄重的感觉。紧接着,“天空驰远思,川逝涤新愁”,诗人通过天空和大河的变化,抒发了自己的远大志向和对新愁的化解。
在第三联中,“客拜梅公冢,诗传谢氏楼”,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与历史人物之间的联系,通过对他们事迹的追忆,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而“此中如传舍,未必苦相留”则是诗人对于人生的深刻感悟,他认为人生就像是一个传舍,不必过于执着。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传达出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生的独特见解以及对自由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