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桃源叟,桃花绕涧明。
渔樵自成性,鸥鸟共忘情。
世外乾坤隔,人间岐路平。
渔人忽相问,醑酒话深更。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手法和语言的赏析能力。此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考点分别考2分,共计10分,每个考生答4道题,每小题2分。要求学生在了解诗歌的结构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进行分析。

(一)

我爱桃源叟,桃花绕涧明。

渔樵自成性,鸥鸟共忘情。

世外乾坤隔,人间岐路平。

渔人忽相问,醑酒话深更。

译文:我喜爱那桃源中的老人(他)桃花环绕着山涧明亮而清幽。渔夫樵人自然形成了一种性格,鸥鸟也忘却了世俗的情怀。桃源之外是广阔的世界,人间道路纵横交错。渔人忽然问我,为何饮酒畅叙友情?

注释:⑴桃源叟:指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理想境界——一个人们理想中的美好世界。⑵桃花:指桃花源中美丽的景色。⑶涧:溪流。⑷自成性:自然形成的性格,指渔樵的生活情趣。⑸共忘情:彼此间感情融洽,没有隔阂。⑹乾坤:天地,宇宙。⑺世外:指桃源之外的世界。⑻岐路:指通向不同目的地的道路(歧路)。⑼渔人:指桃花源里的人。⑽醑酒:指美酒。

赏析:诗人以“桃源叟”为题,抒发了对美好世界的无限向往。全诗写景、抒情、叙事、议论相结合,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追求田园生活的思想感情。首句写自己喜爱“桃源叟”,是因为他的居所四周环绕着桃花,环境优美。第二句写渔人和樵人各自按照自己的本性去行事,彼此间感情融洽,没有隔阂。第三句写桃源之外是广阔的世界,人间道路纵横交错。第四、五句说桃源之人突然问起外面世界的情况,便与他们畅谈起来,直至深夜。

(二)

夜坐次从学韵其三

我爱桃源叟,桃花绕涧明。

渔樵自成性,鸥鸟共忘情。

世外乾坤隔,人间岐路平。

渔人忽相问,醑酒话深更。

译文:我喜爱那桃源中的老人(他)桃花环绕着山涧明亮而清幽。渔夫樵人自然形成了一种性格,鸥鸟也忘却了世俗的情怀。桃源之外是广阔的世界,人间道路纵横交错。渔人忽然问我,为何饮酒畅叙友情?

注释:⑴桃源叟:指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理想境界——一个人们理想中的美好世界。⑵桃花:指桃花源中美丽的景色。⑶涧:溪流。⑷自成性:自然形成的性格,指渔樵的生活情趣。⑸共忘情:彼此间感情融洽,没有隔阂。⑹乾坤:天地,宇宙。⑺世外:指桃源之外的世界。⑻岐路:指通向不同目的地的道路(歧路)。⑼渔人:指桃花源里的人。⑽醑酒:指美酒。

赏析:诗人以“桃源叟”为题,抒发了对美好世界的无限向往。全诗写景、抒情、叙事、议论相结合,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追求田园生活的思想感情。首句写自己喜爱“桃源叟”,是因为他的居所四周环绕着桃花,环境优美。第二句写渔人和樵人各自按照自己的本性去行事,彼此间感情融洽,没有隔阂。第三句写桃源之外是广阔的世界,人间道路纵横交错。第四、五句说桃源之人突然问起外面世界的情况,便与他们畅谈起来,直至深夜。

鉴赏: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理想境界——一个人们理想中的美好世界,是诗人心中向往已久的地方。《夜坐次从学韵》就是诗人想见这个境界的诗。《夜坐次从学韵》是一首七律,共八句,分为四联,依次描写了桃花源中的美景、渔樵的淳朴生活、桃源外的广阔天地以及渔人的友好热情。前两联描绘出一幅优美的图画,表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后两联则写出了渔人之问及对答,表现了渔人和诗人之间的深情厚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