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安
【注释】 ①“知主”句:知道君主有非常之举,就拄着拐杖跟着。 ②“务安”句:要安定百姓,就要揽住英雄。 ③“炎光”句:炎帝的光复,使天下重振,追念前烈,应表奏云台第一功。 ④云台:指汉代的功臣阁,因在洛阳南宫云台上而得名。 ⑤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诗的前两句写汉光武帝起兵反莽,恢复汉室。第三句写他重视人才、善于用人。最后两句赞扬他的功劳第一,可配享云台。全诗用意深远,言简意赅
【注释】 世忠:岳飞,字鹏举(1103-1142),南宋抗金名将。绍兴十一年(1141)被宋高宗召为枢密副使,次年升任少保、河南江北淮南西陇路招讨使。绍兴十四年(1144)十二月,金兵大举南侵,宋军在符离失利后,他孤军奋战,坚持抗击金军达五十多天。后因秦桧等主张议和,力主撤兵,被以“莫须有”罪名杀害。谥武穆。岳飞的事迹,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称颂。他的诗,感情充沛,气势磅礴,风格雄浑刚健。 【赏析】
【注释】 令公:指唐玄宗李隆基。李隆基在位时,平定叛乱,恢复唐朝政权,使国家重新安定。 克:战胜。全:完美。忠义优存:忠诚与道义保存完好。智勇先:智慧与勇气为先。策立功勋:指李隆基在混乱中即位,有平定祸乱的功绩。塞天地:覆盖天地。复安:恢复。唐室:唐朝王室。山川:山河。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唐玄宗李隆基的称颂。诗的前两句说,李隆基在战乱中,总是能取得胜利,他的谋略和才能都完美无缺
注释: 安:指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 东山高卧:指隐居于东山,不问世事。 苍生:指百姓。 儿子:指刘备的儿子刘禅。 进兵:派遣军队。 优破敌:用优势兵力击败敌人,这里比喻诸葛亮北伐中原。 矫情:假装有才情。 镇物:镇压事物。 译文: 我在东山上悠闲地听着弹丝声,正是百姓们寄予厚望的时候。 我的儿子刘备派遣军队,以强大的兵力击败了敌人,我用虚假的才情来压制事物的发展
注释: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咏史十五首》之十二。武惠,指武则天。谨畏廉能一代人,指武则天年轻时就表现出谨慎、小心的特点,并且有廉洁、能干的品质。禁兵不杀务全仁,意思是武则天作为禁军首领,不轻易杀人,只为了保全仁者之心。位高志下尤行俭,意思是武则天虽然地位崇高,但仍然保持谦逊和节俭的作风。累叶儿孙作重臣,意思是武则天的子孙后代都成为了朝廷重臣。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武则天的描绘
【解析】 这是一道考核诗歌的炼字题。此题答题时一般从“妙”“妙”“妙”三字入手,分析其表现出的意境及情感。然后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最后指出其运用了何种手法(如:拟人),这样就能很好地组织答案。本题注意结合注释理解内容。 【答案】 独收人物厌珍奇——独自收藏人才;厌,通“压”。珍奇:珍视奇异的人或事物。创业艰危主亦知——创业艰难危险,君主也知道。展:施展。弘辅导:弘扬辅导。商、周:指商朝和周朝
【译文】 雄伟的左纛引领着干旄,百万神兵汹涌澎湃。 战舰横陈在天上,笳鼓震响如雷,定能杀灭鲸鳌般的巨兽。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威武雄壮的阅兵图,诗人以饱满的热情和生动的形象,表达了对国家强盛、人民安康的美好祝愿。 首句“巍巍左纛领干旄”,描绘了军队中领袖的地位和形象。左纛是古代军队中的仪仗旗帜,代表着军队的最高指挥权。诗人用“巍巍”一词来形容左纛,突出了其庄重、威严的特点
【注释】 鸟翔虎翼亘连衡:像鹰在天上飞翔,像虎在地上奔驰。鸟翔指军队的飞行,虎翼指部队的行进。亘连衡:绵延不断,形容气势盛大。惊骇蚩尤旗顿卷:看到蚩尤的战旗顿时被吓飞卷起来。惊骇:惊慌失措。蚩尤:古代传说中九黎族首领,善于制造战争,是战神。顿卷:瞬间消失。豺狼何处敢横行:豺狼在哪里敢于横行霸道。 【译文】 鸟和虎在天空和大地上奔腾,江上风云变幻,万甲兵云集。 看到蚩尤的战旗顿时被吓飞卷起来
【注释】: 龙凤己亥秋九月 —— 指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夕》。 建龙关仪凤楼 —— 在今南京,建龙关是其关名。仪凤楼是其楼名,为南朝梁时所建。 金陵 —— 古都南京的别称。 六处 —— 这里指的是六朝故城。 命僚属 —— 让部下官员各赋一首绝句。 走笔立成 —— 迅速作诗。 【译文】: 秦淮河流入大江来,白鹭中分水势开。 牛首山前曾经拜望过,三座山峰遥望着凤凰台。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
【注释】 ⑴“得捷”句:指宋军大获全胜,敌军纷纷败逃。得捷,胜利归来。荆湖,泛指荆州、湖广一带,即今天的湖北、湖南、江西和广东。貔貅,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猛兽,这里比喻宋军的勇猛。 ⑵火筏:用易燃材料制成的筏子。冲浪蹙:被火筏冲击的浪潮。窟穴:洞穴,这里指敌人的营垒、城堡等军事设施。 ⑶鼪鼯(wú):传说中的一种野兽的名称。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陆游生活在南宋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