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安
这首诗是诗人悼念一位名叫胡通甫的参政,表达了他对这位参政的敬仰和怀念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析: 1. “步战劳江北”:这句诗描述了胡通甫在江北地区的战争经历。这里的“步战”指的是步兵战斗,而“劳”则表示劳累或辛苦。这一句可能意味着胡通甫在战场上付出了很多努力,但同时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和疲惫。 2. “仁声诵浙东”:这句诗表明胡通甫在浙东地区享有良好的声誉
诗句如下: 博学草庐翁,还存荆陆风。 欧黄皆后出,绳墨是良工。 南土文华盛,中州景慕同。 九原不可作,我亦老江东。 我将逐句进行翻译并解释诗句的意境和背景: 1. “博学草庐翁,还存荆陆风。”:此句描绘了一位学识渊博、具有传统文化底蕴的老人形象。在中国古代,“荆”指的是荆州,“陆”则可能是指陆游,两者都代表着文学上的深厚造诣。这一句强调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尊重
【注释】: 文何为小技,理有未全明。 勺泉常澹泊,五味总调成。 妙在无夸靡,悠然写性情。 垂老方知此,讥予必后生。 【赏析】: 《偶成四首·其一》是宋朝文学家苏东坡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这是一首以议论和抒情为主,兼有描写的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小技”的看法,以及自己对人生的态度。 “文何为小技”,这句的意思是:文学为何只是小技术呢?这里的“小技”是指文学技艺,即写作技巧
【注释】幽居:隐居。九次:指多次。监郡:监督州郡。其八:第八。 【赏析】此诗首联写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满足,中间联写对古文写作的厌倦,后两联写诗人的济世之心。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译文: 幽居无限好,倦鸟喜投林。 野韵思高古,公文厌刻深。 鼎彝三代器,酒食二疏金。 还存济物心
诗句如下: 继粟养君子,倚闾烦老亲。 家山频入梦,泮水再逢春。 人傍绿阴去,沙明锦色新。 清名留省闼,时至道还伸。 接下来将分步解释这首诗: 1. 继粟养君子:这里用“继粟”比喻培养或照顾他人,“养君子”则表达了对其高尚品质的培育和尊敬。“倚闾烦老亲”,指的是因牵挂家人而感到心绪烦乱。 2. 家山频入梦:表示故乡的景象频繁地出现在梦中,反映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注释】 ①清河:指唐朝李邕,字青溪。钴鉧:水名。②虞子:春秋时鲁国人仲由,字子路。静修:即“静修”之误,意为修身养性。③神交:精神相通。④渊源:本义是指河流的源流,引申为学问、思想等的源头。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李邕的作品。李邕是唐初的一位名臣,曾任礼部尚书。他的文章有盛名于世,他的书法也颇具特色。这首《偶成四首》就是以赞美李邕的文章和书法而作的。 诗的前两句赞颂了李邕的文章与书法
注释: 啜茶二首 其一:啜(chuà)茶二首,这是作者的两首茶诗。啜,即品尝、品尝茶水。谷雨时节,茶叶刚刚萌发,香气扑鼻,非常美妙。用江水烹茶,是上等好茶。但见不到周公梦,何必劳烦陆羽来夸赞?精神太清爽了,连夜晚剔灯花都不在话下了。 译文: 谷雨时节,茶叶刚刚萌发,香气扑鼻,非常美妙。用江水烹茶,是上等好茶。但见不到周公梦,何必劳烦陆羽来夸赞?精神太清爽了,连夜晚剔灯花都不在话下了。 赏析:
注释:东浙有很多才子,他们的才华和名声我都知道,他们就像晋朝的风度,重见汉朝的威仪。你离开已经很久了,我每天都在想念你,而你的鬓发已经变得稀疏了,这次旅行是为了询问你的情况,我们约定一起辅佐明君。 赏析:这首诗是汪遵写给朋友汪朝宗的。在诗中,他赞扬了汪朝宗的才华和气质,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他也表示要与朋友一同为明朝效力。这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感人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诗中描述了他对于友人王用和及其家族的哀悼之情。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苗顽迷逆顺,草窃陷忠贤。 - 苗顽(苗族的顽固):指苗族人固执、不服输的性格。 - 迷逆顺:迷失于事物的正反两面,无法分辨。 - 草窃(比喻小人):像草一样偷偷摸摸地窃取财物。 - 陷忠贤:陷害忠诚贤良的人。这里指的是王用和被陷害。 2. 寂寞金华省,凋零绿水莲。 - 金华省:金华
偶成四首 其二 注释:八珍是泛指各种珍贵的食材,罗水陆则是指用多种珍贵食材制作菜肴。五采绣文章则是形容这些美食色彩斑斓、精美绝伦。美矣孰无好,用之非可常,意思是美好的事物谁不想拥有,但是不能永远拥有;五欲如风,不可久留。古今天地运,昼夜日星光,意指世间万物都遵循着自然规律运行,如同日月星辰一样,不断变换。何必惊人眼,相看共久长,意味着我们不需要刻意炫耀自己,因为每个人都有他的价值和闪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