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似孙
诗句:菊报香篘熟,橙催宿蟹肥 译文: 秋天的菊花在盛开时,散发着阵阵香气,而那些已经成熟收获的橙子,则催促着夜晚归来的水鸟。 注释: - 菊:在这里指代秋天的菊花。 - 报:传达、告知的意思。 - 香篘熟:指菊花散发出的香味,以及成熟的果实。 - 橙催宿蟹肥:指的是橙子成熟后催促着水鸟归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的自然景象和生动活泼的生活画面
雁愁奔旧菊,蟹健敌新醪。 高似孙的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形象的比喻,传达了对自然界生物顽强生命力的赞美。诗中以雁和蟹为主角,分别描绘了它们在面对困境时的不同态度和行为,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坚韧不拔精神的推崇。同时,通过对这些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注释 (1)重九:指九月九日,即重阳节。 菊:菊花,此处指菊花酒。 才:刚刚。 破:开,盛开。 蟹:螃蟹。 遨:游玩。 赏析 此诗为作者在重阳节所作,描写了节日里人们饮酒赏菊、畅游湖海的情景。全诗意境开阔,语言清新自然,充满了浓郁的民俗风情
注释:买了很多螃蟹,催促厨师烹制鲜鱼。 赏析:诗题中的“潮”应是指潮水涨起时的大闸蟹。作者通过写买蟹、烹鱼的情景,表现出诗人对家乡美味的怀念之情
《其十二》的完整诗句为:“明夜定依渔父宿,簄头呼蟹碧丸丸”。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解析: 1. 字面释义与背景介绍: - 诗题出处: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高似孙的《句·明夜定依渔父宿》。在古代,人们常以渔父来象征隐逸的生活态度,故此诗可能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 诗句内容:“明夜定依渔父宿,簄头呼蟹碧丸丸。” 其中“明夜定依渔父宿”意味着诗人打算在月光下找一个渔夫的家作为过夜之处
其三十 蟹与人同健,诗如酒怕陈。 注释: 蟹和人都强壮有力,但诗歌如果长时间不写就会变得生疏。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螃蟹和诗歌的特性来表达作者的观点。螃蟹与人的相似之处在于他们都是强壮有力的生物,然而,诗歌的生命力却不如螃蟹长久。因此,作者认为诗歌需要不断地创作才能保持其活力和生命力
注释: 笑逼花皆立,骚添蟹越遒。 笑得花朵都挺立起来,屈原的诗歌让螃蟹更加雄壮有力。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花、蟹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
相次西风吹蟹老,眼前且作鲙残图。 注释: 1. 相次:逐渐,逐渐地; 2. 西风:秋风,秋天的风; 3. 蟹老:指螃蟹已经长大成熟; 4. 鲙残图:指将剩下的鱼切成片,做成鲙(kuài),作为菜肴的残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风中吃蟹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美食和生活的热爱。诗中的“相次西风吹蟹老”描绘了秋风中螃蟹逐渐长大成熟的场景
【注释】元宵节是古代民间的节日,人们赏灯游春,热闹非凡。 “风流”:指风度、气质。夸老:自夸年高德劭。 【赏析】本篇是一首描写元宵节夜晚的诗。诗人以“风流夸老看元宵”为题,写元宵佳节之时,人们赏灯游春,欢声笑语,热闹非凡。首句点出元宵节的主题;二句写人们在节日中的活动,表现出欢乐的气氛;三句写出自己此时的心情,感到十分惬意,自得其乐;四句写观灯的感受,觉得赏心悦目。此诗虽只是短短四句,但字字珠玑
【注释】 1.“壮尺大贪持”:指螃蟹很大,很肥。贪,贪吃,贪食;持,拿。 2.“蟹匡”:蟹壳,也称为蟹螯。蟹螯,即蟹的钳子。 3.“破橙黄”:橘子熟了,皮色变黄。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在描写螃蟹时运用比喻,把螃蟹比作贪吃的大胖子,又以橘子的成熟来喻示螃蟹的成熟,写出了螃蟹肥壮的特点。同时,诗人还巧妙地用螃蟹的钳子夹破橘子皮,形象地描绘出螃蟹吃橘子的情形,既生动有趣,又妙趣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