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似孙
“其十七”是高似孙所作的诗句,整首诗如下: 秋兰临涧活,石角带霜饥。 注释:秋天的兰花迎着山涧生长,石头的角落带着寒霜而饥饿。 赏析: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将一幅充满生机与荒凉的画面展现在读者眼前。他以“秋兰”和“石蟹”作为主要意象,通过对这两种生物在不同季节中的状态进行对比,表达了对生命顽强与脆弱的深刻思考。 从整体上看,高似孙的诗歌创作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他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
【译文】 不是桂菊蟹,如何能好秋。 【注释】 蟹:这里指“桂菊蟹”,是诗人自比的隐士形象,意喻自己不慕荣利、清正廉洁。 赏析: 此诗以桂菊蟹自喻,表达对清廉高洁生活的向往与珍视之情。诗人通过“不是桂菊蟹,如何能好秋”这两句诗,表达了自己对清廉生活的向往和珍视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在面对诱惑时能够坚守自己的原则,不为名利所动的高尚品质
注释:月亮把黄芦上的雪洗涤干净,螃蟹本是紫壳,却长在秋里。 赏析:诗人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月夜图。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情景交融,十分优美
宋诗赏析 “菊报酒初熟,橙催蟹又肥。”这句诗是宋代诗人高似孙的《其六》。诗句描绘了秋季丰收的景象,菊花绽放预示着新酒的成熟,橙子催发蟹的肥硕。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体现了诗人对丰收的喜悦之情。 “菊报”一词寓意着菊花盛开,秋天的到来,这是中国古诗中常用来表达季节变换的意象。诗人通过“酒初熟”这一细节,传递出一种温馨和满足的氛围。在中国文化中,酒常常象征着友情与团聚
蟹生溪味爽,梅报野香疏。 注释: - 蟹生溪:形容螃蟹生活在清澈的溪水中。 - 味爽:味道清新。 - 梅报:梅花预告。 - 野香疏:野外香气清淡。 赏析: 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通过具体的事物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向往。诗人以螃蟹与溪水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同时借助梅花的预告功能,增添了诗意和意境。诗中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无生命的自然元素以情感和生命
【注释】 沙清幽蟹露:水中的沙洲,清澈见底。蟹在沙滩上留下了脚印。 树蔚野禽留:树上繁茂的枝叶,吸引了野禽在此停留。 【赏析】 “沙清幽”三句描绘了一幅秋末冬初的江南水乡景色图。作者通过观察,发现秋天的水乡,水面上的泥沙被雨水冲刷后,变得十分清澈;而河中沙洲的泥土被雨水浸湿后,露出了白色的脚印,表明河水已经退潮;岸边的树木枝繁叶茂,为鸟儿提供了栖息之处。 “树蔚野禽留”一句中的“蔚”
注释:大河的水流足够让凫雁和蟹得以栖息,鱼在水中游动也显得十分悠闲。 赏析:本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观,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来表达他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全诗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使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与和谐
《句·有鱼有蟹美如玉,胡不醉呼黄鹤楼》是宋代诗人高似孙的诗句。全诗如下: 1. 诗词原文: 有鱼有蟹美如玉,胡不醉呼黄鹤楼。 2. 诗词注释: - 有鱼有蟹美如玉:形容水中之物既美又珍贵,如同美玉一般。 - 胡不醉呼黄鹤楼:何不沉醉在这美丽的风景中,去黄鹤楼享受这美好的时光。 3. 赏析: -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螃蟹离开裂缝,翠鸟戏弄枯萎的莲蓬。 注释:蟹:螃蟹。遨:游。离罅(xià)石:离开缝隙的石头。狎(xiá):轻浮。跂(qì):伸出。枯莲:枯萎的莲花。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秋日图景,通过对螃蟹和翠鸟的描写,表现了秋天的萧瑟之感
【注释】 西舟:指诗人乘坐的船。蟹归鱼篝:用蟹和鱼作为燃料。篝,古代一种用竹木或草等编成的火把。 【赏析】 这是描写江南水乡的景色和生活情趣的诗。首句“自携笔具呼西舟”,点明诗人乘船归来的情景。次句“好风吹蟹归鱼篝”,是说好风把渔船吹回岸上,渔民们把捉到的螃蟹和鱼带回家中,点燃篝火烧烤。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渔人满载而归的画面,充满了生活气息,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第三、四句“自携笔具呼西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