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似孙
注释翻译: 翠色惊扰了苕花的倒影,螃蟹走过了石洞的幽深。 赏析: 诗中通过“翠”、“惊”、“蟹”、“过”等字词的描写,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其中,“翠”指的是绿色的叶子,“苕花”即苕草的花,“乱”则形容其倒影被翠色惊扰得四散开来,形成一幅生动的画面;“蟹”则是诗人眼中的另一种生物,“空”则形容其经过石洞时的幽深景象。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形象生动,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自然之美
【注释】 分绣阁:即绣阁。 炯(jǒng)微明:形容灯光暗淡如微光。 敲:敲打。 寒更永:夜长。 老蛩(qióng):蟋蟀,俗称“促织”。 泣:小声地哭。 罅(xiá):缝隙。 脆叶:秋天的树叶。 了达者:指通晓事理的人。 谢安石:东晋政治家谢安。 陶弘景:南朝道士。 残书:残缺不全的书籍。一慨:感慨。 孤钟:独自敲击的钟。深省:深思。 梅生雪后花:比喻在逆境中坚强不屈的意志像梅花一样开放。
【注释】 1. 分绣阁夜作二首:这是作者在夜晚分绣阁中所作,共二首。分绣阁为唐宣宗时宰相杨嗣复的别墅。 2. 识字始多忧:开始学习文字的时候就会有很多烦恼。 3. 悟理良自苦:领悟到事理之后,内心就感到痛苦。 4. 少小习句读:小时候就开始学习句子和段落的划分。 5. 岂解工训诂:哪里会知道如何解释文句呢? 6. 一从入老大:自从进入老年之后。 7. 甚觉悔雕组:很后悔当初雕琢装饰得过于精美了。
【注释】簖:竹篾编成的网。簑头:指螃蟹。须:蟹脚,又称螯。竟:尽。 译文:螃蟹头大脚壮,须螯都买;酒香美醉人。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精练的笔墨描写了一只大螃蟹的形象,生动逼真,惟妙惟肖。首句“簖头蟹大须都买”中的“簖头”是说螃蟹的大钳子;“须都买”是指螃蟹的须(足)都买了。次句“篘下醪香且竟酣”中,“醪”是浊酒的意思;这里的“醪”是形容酒的味道醇厚浓郁。两句合起来意思是:螃蟹头大脚壮
【注释】簄:通“蔞”。水生:水中生长。奔蟹:急流的螃蟹。树杂荫鱼床:树木交错遮阴,鱼儿在池塘里游动。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写景清新,意境优美。首句写水底的螃蟹,用“奔”字形容螃蟹急流而下的样子,生动逼真。第二句写树上的鱼,用“树杂荫”三字概括了树上树叶繁多遮蔽阳光的特点,形象鲜明,给人以美的享受。全诗以“水”“树”为线索展开,从水到树,由远而近,层次分明,景物繁密而不失清朗
注释:山上的梅花可以采摘,溪中的螃蟹更加清瘦。 赏析:此诗写景抒情,描绘了山中景色和生活。诗人用山梅、溪蟹等意象,勾勒出一幅清幽宁静的画面,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向往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以及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这是一道诗歌鉴赏的综合考核题,既涉及诗歌的景物描写,也考查学生的诗歌情感,还涉及到手法的运用,因此,考生在解答此题时既要对诗歌的景物描写进行细致的赏析,又要结合诗歌的情感主旨进行简要的分析,最后还要对诗人的思想情感及艺术手法提出自己的看法,并指出其作用。 这首诗是诗人游历桐柏山的观景之作
【释义】:僧煮菘菜分甘,渔人篝火煮蟹肚。 【赏析】:此诗写渔民的生活情景。开头两句,诗人从两个角度来表现渔民生活的特点。一是说他们捕鱼的本领高强,二是说他们的炊饭方法很独特。“釜”是锅的意思,“菘”是大白菜,“蟹斗脐”是说螃蟹腹部像斗一样尖,脐部像螃蟹的肚脐。这两句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渔船上捕鱼和炊饭的忙碌景象。“其三”指后两首,即第三首诗。后两句写渔民捕得鱼虾后怎样加工烹制
注释:螃蟹因为要逃离众穴而逃窜,白鹤因饥饿而伸拳敲打台阶。 赏析:这是一首写蟹和鹤的诗,描写了它们因各自原因而表现出的不同特点。螃蟹因为要逃离众穴而逃窜,体现了它的机警和敏捷;而白鹤因饥饿而伸拳敲打台阶,则显示了它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状态。全诗用词简洁,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气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栖霞宫山斋》。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关键词注释和赏析: 1. 山栖极造理,其北恰岚壁。 【释义】:山林之中隐居,追求自然的道理,山北恰好有一片岩石壁立。 【译文】:我在山林中隐居,追求自然的道理,山北恰好有一片岩石壁立。 【注释】:栖霞宫 - 指位于今北京西郊的著名古迹之一。山斋 - 指山中的书房或住所。极造理 - 追求最深奥的自然道理。岚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