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汝砺
围炉分题得书屏 巧妙制作方形,还像曲水流觞;卷轴打开,舒展如黄纸般。 废兴千古事意,穷达一屏书情。 光素侵残雪,尘埃拂蠹鱼。 粗官久不用,慎勿怨相疏。 注释: 1. 分题:指在宴会上互相赋诗作对。书屏:书写的屏风,即诗卷。 2. 巧制方还曲:巧妙的制作就像方回的“还”字曲。 3. 黄编:黄色的书简,指书信。 4. 废兴千古意:废与兴是历史上的常事,这里代指人世间的变迁。 5. 穷达一屏书
端午 【注释】:日上天心直,风生水槛寒。羁穷念时节,草次具盘餐。买药知衰病,开樽得小欢。醉怀江国味,拨棹倚江干。 端午,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此诗为诗人在端午节时所写。 首联“日上天心直,风生水槛寒。”描绘了端午时节的景象。太阳高照直上天空,风从水面吹来使人感到寒冷。这里的“直”和“寒”都是用来形容端午节气的特点。 第二联“羁穷念时节,草次具盘餐
试诸葛生笔因书所怀寄诸弟 我怀念东林寺北面的景色,庭前巧作山。 忽然晴风吹拂,久雨使苔藓班驳斑斑。 渔人静坐沧洲,樵夫唱着悠扬的歌。 蓬瀛仙世界,容易落在人间。 【注释】 吾:我 忆:回忆 东林寺:位于江苏苏州市西郊灵岩山麓。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大同二年(536)。历代屡经修建,成为著名的古刹之一。寺中有著名文物“寒山拾得诗”,是唐代大诗人寒山和拾得的遗物。寺内还有唐宋元明清的碑石、墓塔
《砚冰》 晨风凝不散,砚石冻初成。 翠失苍龙骨,寒余一鉴清。 纤毫隔冰雪,宝墨妒瑶琼。 莫近朝阳暖,留看夜月明。 注释: 晨风凝不散,砚石冻初成。清晨的风凝结在砚台上,让砚石结了霜,变得冰凉。 翠失苍龙骨,寒余一鉴清。翠绿色的石头失去了往日的光泽,变得暗淡,但砚台依然保持着清澈。 纤毫隔冰雪,宝墨妒瑶琼。细小的笔尖被冰雪隔绝,而珍贵的墨汁却能与瑶池的玉一样珍贵,这表达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珍视。
《试诸葛生笔因书所怀寄诸弟》是北宋诗人彭汝砺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故乡东林寺的深深怀念,通过对东林寺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下面将逐一翻译诗句,并对每个诗句进行赏析: - 最忆东林景: “最忆”表示对东林寺景色的深切回忆。“东林”指的是东林寺,一个历史悠久的佛教圣地。这里诗人回忆起自己童年时在寺庙中度过的美好时光
【注释】 1.诸葛生:三国时诸葛亮。 2.东林: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有“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句,后以“东林”代指名流集会之所。 3.幽亭:幽静的亭子。 4.风云生石谷:风云从石隙间吹过。 5.烟雾接林梢:云雾从树木的顶端飘来,与山腰相连。 6.短槛仙禽宿:短栏上栖息着仙鸟。 7.疏棂乳燕巢:稀疏的木格窗中飞来了小燕子。 8.更无尘俗到:没有世俗的人到这里来。 9.潇洒:超脱、不染尘俗的样子。
【解析】 本题属于诗歌内容赏析类试题,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然后依据题干选择相应角度的诗句和相关注释进行分析。“夫君自南国,有信寄西风”,这两句诗写诗人与远方的夫君通信。夫君来自南方,他给妻子的信寄到了西风中。夫君在南方,妻子却在北方思念着他,这表达了他们夫妻两地分离的相思之苦。 【答案】 译文:我丈夫从南方来,给我捎来了家书,信上说西风送来了你的信。天上曾攀过桂树
【注释】 试诸葛生笔:指用诸葛亮的手笔。书所怀寄诸弟:把心里的感慨写出来寄给弟弟们。每忆东林菊,秋风一万枝:每到秋天想起东林寺里的菊花,有上万朵。每,每时;东林寺在洛阳,这里代称洛阳。东林寺,佛教净土宗发源地。 尽饶春卉盛:即使春天的花很多。为,因为。 不为晓霜衰:但是到了早晨霜降之后便凋谢了。 故国三年别,高朋九日期:离开故乡已经三年了,与高朋相聚也不过九次。故国,故乡。高朋,朋友。
注释: 试诸葛生笔因书所怀寄诸弟。我听说东林寺的地,盆池近种莲。 清风生绿水,酷日冒炎天。清风拂动绿色的水面,烈日炙烤着炎热的大天。 物外无双格,花中第一仙。在花丛之外是无人可比的独特风格,在众多花卉中他是独一无二的第一仙人。 即今春已到,应复叶田田。现在春天已经到了,应该再次看到满树繁花。 译文: 听说东林寺的土地,盆池旁边种植了莲。 清风吹过绿水,酷热的太阳照在大天。
诗句: 榴结东林秀,维扬得此栽。 译文: 榴树结满了果实,这是在东林的秀丽景色中栽种的。 赏析: 此诗以榴树结满果实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和美好怀念。诗人通过描绘榴树的生长环境、生长状态以及所获果实,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