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祖钦
【注释】偈颂:佛教用语,即佛的颂诗。这里借指诗作。偈:梵语“伽”,意译为诗。颂,是诗的一种形式。二首:此诗共二首。明暗两忘:形容心境非常宁静。莽荡乾坤:形容心无所牵挂,对世事浑然不觉。若生毫发见:假如心中有所感触,就立刻会觉察出来。依前:依然如此。越国:春秋时诸侯国名。今江苏无锡一带。依稀:形容模糊不清。 【赏析】这首诗以禅宗的思想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解脱的渴望。 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送人往衡阳》。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1. 集云外小睡虎,毛色金斑威百步。 这句诗描绘了一只雄壮的老虎在云雾缭绕的山峰间休息,其金黄色的斑点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威风八面,行走起来如同百米之外的战士。 2. 顶门正眼烁乾坤,等闲亦或生风雨。 这句话描述了老虎的眼神锐利,能够洞察一切,即便是微小的变化也能引起它的警觉,仿佛它的眼睛能够点亮整个天地
释义: 己卯年冬天,陈世崇来访仰山寺。 千里相寻,只为慰寂寥,没有嫌弃路途遥远曲折。 庐山虽然好,但既然来了就不要再回去,让我们在寒冷的夜晚一起拨开炉火,畅谈一宵吧。 注释: 1. 己卯:指宋孝宗淳熙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187年。 2. 千里:形容距离很远。 3. 相寻:相互寻找、探望。 4. 未嫌:不觉得、不认为有什么不好或不合适。 5. 风雪路迢迢:形容路途艰难。 6. 庐山
注释: 马郎妇:指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谩说教人学诵经,胸中泾渭甚分明:意为我虽然在说教人们学习诵读经书,但我的心中非常清楚,泾水和渭水的界限是那么清晰可见。这里的“泾渭”比喻是非、好坏的界限。 金沙影里无穷数,散作一滩流水声:意为金沙在水中的影子无穷无尽,就像无数的音符组成了一曲优美的乐章,而它们最终汇成一滩流水的声音
妙觉圆明,离诸闻见。 才涉安排,云遮日面。 若言即此是山僧,三尺竹篦如掣电,好好看方便。
身披御赐衣,名在江湖上。 对面忽相呈,全全不似像。 雪白眉毛颔下生,仔细看来何止长一丈,也是起模画样。
湖山影里,水月光中。 似我非我,朦朦胧胧。 两眼平生四海空。
上大今已无人,雪岩可知礼也。 虚名塞破乾坤,分付原妙侍者。
大智洞明,大道坦平。 生铁面具,不近人情。 云峰日朗,雪谷雷鸣。 激起曝腮焦尾,同跃天庭。
海印发光,昭然如日。 曾对大元圣主,默说不二法门。 默而说,说而默。 中兴大仰丛林,天下第一法窟。 见者是谁,石头古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