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一夔
这首诗是诗人在与府尹虚谷先生和徐子英的韵诗中,表达自己的心境和感慨。下面是逐句的解读: 1. 袖手阑干独倚楼,暂舒倦眼对沧洲。 - 袖手:形容诗人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只是袖着手。 - 阑干:栏杆,这里代指高楼的栏杆。 - 独倚楼:独自一人靠在楼台上。 - 暂舒倦眼:暂时放松了眼睛,可能因为长时间的阅读或工作而感到疲倦。 - 对沧洲:面对广阔的湖泊。 译文:我独自一人坐在高楼的栏杆上
《钱王守凫墩在临安道左》是宋朝著名诗人方一夔的作品。全诗如下: 山下灯龛挂纸钱,水杨墩上草芊绵。 高人不要金丸用,买得三吴八十年。 注释: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乡村夜景图。山下的灯龛里挂满了纸钱,而水杨(即杨柳)旁的墩子上,长满了绿色的草木。这里的高人表示有见识的人,他们不会像普通人那样追求金银财宝,而是选择了购买这个村庄,以换取八十年的安宁。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夜晚乡村的宁静景象
【注释】 震泽市:地名,在江苏省吴县西南。 石峰叠叠小桥西, 昔日人家桃李蹊。 ——第一、二句,写景。“叠叠”,重重叠叠;“桃李蹊”,桃李成荫的小路。 无限欢娱俱寂寞, 珠玑锋镝逐春犁。 ——第三、四句,抒情。“欢娱”,欢乐;“寂寞”与“欢娱”是对立的。“珠玑”,“珍珠玉器”;“锋镝”是武器;“春犁”,指耕牛。 【赏析】 这首诗以“春耕”为题,描写了农民在春天开始耕种时的情景。诗人通过对石峰
【注释】 兵革:战争。后:后来。初:开始的时候。出:出去。邑郭:城郭,城市。 无数青山对坐衙,读书林下静无哗:无数的青山对峙在衙门的周围,读书人在树林中静悄悄的读书。 如今风景那须说,坊郭无民吏数家:现在的景色不必多说了,城郊的居民家中没有官吏。坊郭:城郭、城郊。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兵革之后第一次回到故乡,所见之景和所感之情。 首句“兵革后初出邑郭”,点明时间是战争过后。“后”字用得极好
红梅 霜月娟娟午夜寒,酒酣来此凭阑干。 满枝艳色惊愁眼,宣主当年唾未干。 注释:红梅在寒冷的霜月下开放,深夜里增添了几分寒气。我饮酒后来到这里,倚靠着栏杆。梅花盛开,鲜艳的色彩让我感到惊讶,仿佛能惊散我的忧愁。宣帝曾经唾弃过这样的花,而今天却依然开放着,让人感叹不已。 赏析:这是一首赞美红梅花的诗,表达了诗人对红梅的喜爱和对历史的感慨。首句“霜月娟娟午夜寒”,以霜月起兴,点出时令,营造出一个清冷
释义: 世人对希夷有关于寿命长短的问话,说他好来好去,于是看到落叶有所感触。 芬芳的桃李在雨中生长得格外肥美,红绿相间的园林露水已经显得有些凄清。 自道好来还好去,到头总是涴尘泥。 注释: 世言 —— 世人说; 修短之数—— 人的寿命长短的命运; 希夷—— 道教名词,指仙境; 好来 —— 好去; 因观落叶有感—— 看到落叶有所感触; 芳菲—— 芳香美丽; 桃李—— 桃树和梨树; 雨新肥——
这首诗是诗人在收到沃梅泉的寄诗后,再次作诗相和。以下是逐句的解释: 谩道萍踪日夜浮 - "谩道"意为"空自说","萍踪"指漂浮不定的生涯,"日夜"表示时间漫长。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们总是自欺欺人地认为自己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却忽视了这种生活的真正性质。 自惭迟钝恋菟裘 - "自惭"是感到羞愧和不安,"迟钝"意味着反应慢或不敏捷,"恋菟裘"是形容生活安逸,无忧无虑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1. 千峰苍翠拥城楼,着我宗英七里洲。 千峰苍翠指的是山峦叠嶂、树木葱郁的景象,形容景色美丽壮观。 着,是动词,表示拥有或占据。 宗英七里洲,这里指诗人自己,因为“七里洲”是一个地名,也暗示了诗人与这个地方有深厚的情感联系。 2. 昔日松楸相伴住,暮年湖海未归休。 松楸,是一种植物,常用来比喻坟墓。 伴,是动词,表示陪伴。 住,是动词,表示居住或停留。
注释: 谒融堂墓:拜访王融的坟墓。 安车束帛此招贤,梦冷冬窝又百年。 已经没有人看守墓地了,只能让路过的人询问山川。 时方大用文公学,士亦深排陆子禅。 当时正在大力提倡儒家学说,学者们也极力排斥佛教禅宗。 回首蜀天清不尽,临风三酹一萧然。 回首遥望那蜀山的天,依然清明而无尽;面对清风独自祭祀,我深感凄凉。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的《谒融堂墓》。诗中表达了作者对王融的追思和哀悼之情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春节期间的生活和感受。 第一首诗“九地穷阴迸稚阳,万家起早拜迎长。”描绘了春节期间的热闹景象,人们纷纷起床迎接新年的到来。 第二首诗“梅将暖信迎青帝,橘子真心服后皇。”描绘了梅花和橘子的特点,以及人们对它们的敬仰之情。 第三首诗“耳药肯涂银盒雪,牙硝自踏板桥霜。”描绘了作者对药物的热爱和对冬季霜雪的喜爱。 第四首诗“诗情只会如工部,至日年年客异乡。”表示作者对诗歌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