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一夔
鲁不识仲尼,妄谓东家氏。 知音古为难,而况谐俗耳。 寒松翳遗貌,吊古独倚徙。 歌声馀老樵,昔居竟谁是。 当年翁子贫,卖薪沽酒市。 一朝入汉庭,歘作青云士。 出领虎符贵,牛酒贺闾里。 邸间绶若若,差排庭中吏。 旁人自送迎,我亦附长史。 片言负茂陵,奇祸竟博死。 穷通有定分,何足计戚喜。 豆羹辄动色,未可欺妻子。 阿妇非弃翁,颇亦窥见此。 后车且耻载,谁肯并庙祀
渊明归故园,心与境俱会。 种菊满东篱,高致在菊外。 故人绝世好,尚友渺千载。 幽赏属同流,更有心期在。
贾不至千万,仕不至万石。 时穷两不遂,衰鬓秋萧瑟。 平生用力处,文字派六籍。 胸中万斛泉,老不出涓滴。 丈夫处世间,志愿何时毕。 抱此无用物,价重连城璧。 蛟龙死泥沙,蟠屈留遗迹。 政使传后人,虚名复何益
晋有靖节翁,古昔称高士。 自陈簪组后,为义不两仕。 虽乏报韩功,深怀帝秦耻。 拂衣归故园,寒菊被栗里。 醉馀洒新诗,题自庚子始。 托此明大闲,言外有馀旨。 我生后千岁,历十五庚子。 区区一垤中,起灭纷未已。 壮夫感颓光,大运悲逝水。 登高极遐想,舒卷寓至理。 风期渺相接,衰暮竟谁似。 酌泉荐芳馨,茫茫九泉起
利欲沈着人,犹如胶漆盘。 谁能逝不濯,背走急水滩。 仕宦岂不好,惟有知几难。 西风动归兴,至今数张翰。
我有折角牛,放在前山麓。 山瘦石棱棱,岁月老觳觫。 掺掺过百指,仰此种田谷。 短笛卧斜阳,我饭何时足。
紫阳从西来,孤峰望吴越。 自昔有佳人,高蹈造理窟。 雉山走其下,清淑郁未发。 吾宗紫阳居,秀挺鸾凤骨。 家学印大程,南北斗柄揭。 迩来卜新居,佳气渺葱郁。 天香生桂兰,野性老薇蕨。 嬉游独乐园,翛然立清绝。 我来坐庭隅,幽草澹风月。 图书有真趣,为指掌中诀
我生苦不早,已后朱紫阳。 居近世未远,颇亦承馀光。 恭惟紫阳翁,派接周程张。 实学有实用,为世作舟航。 古人不可见,来者犹有望。 紫山豪杰士,理学望北方。 帝忧浙右民,烦公持台纲。 吾道无南北,得志同济量。 我亦忝诸生,得升绣衣堂。 厥今民凋瘵,如疾居膏肓。 弃捐不自保,况复有蓄藏。 吏贪不加恤,乘时肆夺攘。 愿公活斯民,风俗还虞唐
先故居此山,两翁各婵嫣。 少翁复北徙,宅废馀此泉。 翁死且求饮,他水辄弃捐。 试以真水往,一杯同蜕蝉。 两翁不可见,久矣为飞仙。 泽馀有尽世,泉流无竭年。 耜岩少翁后,往岁勘丹铅。 倚徙感陈迹,瘦蛟落长笺。 迩来绝妙语,此意谁能传。 岂知援溺手,铁石新磨镌。 嗟予世味薄,饮水抛荤膻。 时时汲修绠,洗眼看残编
峨峨高山东,迢迢青溪曲。 采蘅撷薜荔,结搆蜗牛屋。 中有读书堂,堂外万修竹。 错出泉石间,翛然隔尘俗。 劲刚逢干节,空洞夷齐腹。 长钓横江鲸,翠立摩天鹄。 借问主人谁,彼美清如玉。 瓶罂空四壁,简册富万轴。 小篆揭新扁,高步踵前躅。 箨龙忽变化,遗歌焉忍续。 岁晚坐相向,此君幸予辱。 荣悴纷变态,风雨寒旸燠。 春来枝叶蕃,苍璆森在目。 势且干青云,肯顾凡草木。 怜渠痛洒扫,日哦三四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