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折角牛,放在前山麓。 山瘦石棱棱,岁月老觳觫。 掺掺过百指,仰此种田谷。 短笛卧斜阳,我饭何时足。
《题竹石牧牛》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
《题竹石牧牛》通过细腻的画面和生动的比喻,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而富有诗意的世界,同时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艺术的热爱以及超脱世俗的情操。
【注释】 折角牛:指耕牛,牛角有折断的地方。 山瘦石棱棱:形容山势险峻。 岁月老觳觫:意思是岁月在耕牛身上留下痕迹。觳觫:牛因恐惧而颤抖的样子。 掺掺过百指:用“掺掺”来表现耕牛劳作的情景。指牛耕田时用前蹄刨土的动作。百指:指牛的前腿。 仰种:指耕种。 短笛卧斜阳:意指农夫在傍晚时吹笛子休息。 我饭何时足:意思是什么时候才能吃上足够的食物,表示生活艰难。 【赏析】 这首诗以牧牛为题材
【注释】垄:田埂。牸(zī)牛:母牛。暮云:夕阳余光。明朝:明天。君王:指天子。省耕:视察农事,即“问安”。 译文:田埂上归来时牵着牛犊子慢慢行走,扬鞭遥指落日余晖中那片云彩。明天我们去耕地,听说天子将亲自查看农耕的情况。 赏析:牧童在田间放牛,是古代农村的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图。这首诗写的就是牧童放牛的场景。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牧童归田途中的情景:他牵着牛犊慢慢地走在田埂上
牧牛 吾道已沧洲,黄冠学牧牛。 有书时挂角,作画笑笼头。 短布逢长夜,逃名得上流。 一声何处笛,吹尽古今愁。 注释: 1. 吾道已沧洲:我的道已经飘荡在苍茫的海边。 2. 黄冠学牧牛:戴上黄色的帽子来学习放牧。 3. 有书时挂角:有时候把书挂在牛角上。 4. 作画笑笼头:画一幅画的时候笑着把笼头摘下。 5. 短布逢长夜:穿着很短的衣服度过漫长的黑夜。 6. 逃名得上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