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道已沧洲,黄冠学牧牛。
有书时挂角,作画笑笼头。
短布逢长夜,逃名得上流。
一声何处笛,吹尽古今愁。

牧牛

吾道已沧洲,黄冠学牧牛。
有书时挂角,作画笑笼头。
短布逢长夜,逃名得上流。
一声何处笛,吹尽古今愁。

注释:

  1. 吾道已沧洲:我的道已经飘荡在苍茫的海边。
  2. 黄冠学牧牛:戴上黄色的帽子来学习放牧。
  3. 有书时挂角:有时候把书挂在牛角上。
  4. 作画笑笼头:画一幅画的时候笑着把笼头摘下。
  5. 短布逢长夜:穿着很短的衣服度过漫长的黑夜。
  6. 逃名得上流:为了逃避名声而隐居到上层社会。
  7. 一声何处笛:听到远处传来的笛声。
  8. 吹尽古今愁:吹散了从古至今所有的忧愁。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诗人放下世俗名利,回归自然生活的田园诗。诗人以“吾道已沧洲”开篇,表明自己的道已经不在尘世中寻找,而是选择了与自然为伴的生活方式。接着用“黄冠学牧牛”和“有书时挂角,作画笑笼头”两句,展现了诗人放下世俗束缚,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短布逢长夜,逃名得上流。”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不屑一顾,宁愿穿着短衣度过漫漫长夜,也不愿被名利所累,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宁静。

最后两句“一声何处笛,吹尽古今愁。”则是诗人对整个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他感叹于笛声的悠扬,仿佛能吹散从古至今所有的忧愁。这里的笛声既是自然界的声音,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宣泄。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超脱。通过这首简短的小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人生、自然和精神境界的独特见解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