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初
【注释】 1. 赠笔工李子昭:赠送给笔工李子昭。笔工,指从事书法创作的人。 2. 汤沐:古时天子或诸侯在国邑中修建的宫室、园苑,供其休息、娱乐、游宴之用。 3. 管城:地名,位于河南省许昌市东,春秋时期为卫国都城,汉初为郡治所在地。 4. 未应人笑是书痴:不应该被旁人嘲笑为一个沉迷于书籍的书呆子。 【赏析】 此诗是一首赠言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与笔工李子昭的交往
云中郡赋云中一首 云中近代称名郡,楼阁风烟亦可观。 一上官庭传德语,文书如涌事如攒。 注释:云中郡是近代的著名郡,楼阁和风烟都很有观赏价值。一个官衙庭院里,人们可以听到官员们说话的声音。文件像洪水一样涌来,事情像堆积在一起一样多。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云中郡的美丽景色和繁忙的行政活动。首句“云中近代称名郡”,直接点出了云中的郡名,并指出其为近代有名的郡。接下来,“楼阁风烟亦可观”一句
宋氏家藏花光墨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墨梅图,通过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界、人类情感以及人生哲理的独特理解和深刻思考。 诗的首句"人说花光物外仙",通过对花光(即墨梅花)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凡脱俗、超然独立的美学追求。这种追求超越了物质世界的束缚,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和解放。这里的花光,既是现实中的花,又是一种象征,代表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高尚。同时
《寒食独行》 寒食节,又称冷节、百五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节期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也就是清明节前一二日。寒食节禁火寒食、只吃冷食的习俗,反映了古代生产力低下,生活艰难,又希望生存下去的社会心理。 注释:寒食节:中国古代节日之一。据传春秋时晋文公为纪念介子推而兴起,唐代定为国家假日。寒食节在夏历冬至后的第一百零五天,也就是清明节前一二日。古人为了纪念介子推,禁火寒食,只吃冷食的习俗
诗句释义与赏析: - 柳潭垂钓 1. 第一句:“阴阴杨柳一丝风。” 描述的是春天,阴阴的杨柳随风摇曳,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这里的“一丝风”形容风非常轻微,仿佛是轻轻吹过杨柳树梢。 2. 第二句:“脚底行云在镜中。” 描绘了诗人站在潭边,脚下的行云仿佛映照在水面上,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这里的“镜中”意味着水面如镜,行云倒影在其中。 3. 第三句:“不为君王肯同载,便将烟树换齐东。”
独石 打头土屋椽如漆,容膝荆床雨似秋。 分例一杯糜子酒,几时能近凤凰楼。 注释与赏析 第一句 - “打头土屋椽如漆”: 描述一座简陋的土屋,屋檐的椽子像涂了漆一样光鲜亮丽。 - “容膝荆床雨似秋”: 用“荆床”比喻生活的艰辛和简朴。雨水落在荆床上,如同秋天的雨,给人一种凄凉之感。 第二句 - “分例一杯糜子酒”: 通过“分例”(分配、享有)一词,表达了在艰苦环境中仍能分享一点小确幸
筼筜太守雪堂诗,花满亭台酒满池。 今日水空花老尽,一庭秋草罥虫丝。 注释:筼筜是竹的一种,这里指筼筜太守。雪堂是苏轼在洋州时所建的书房,也用来读书和作诗。亭台池沼中都种满了花,十分美丽。“今日水空”指的是因为苏轼被流放,池塘里的水已经干涸了。“花老尽”指的是花已经凋谢完了。“一庭秋草”指庭院里长满了草,而那些草上则挂着小虫。这里的“罥”是指挂在上边的意思。 译文:筼筜太守雪堂诗,花满亭台酒满池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和写作技巧。解答此题时,首先理解全诗的意思,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概括,注意不要遗漏关键字和诗句的大意。 “养心戒饮不易得”,养心即保养心神。养心之法,就是少饮酒、不贪杯,因为“酒”是伤身之源。“谳狱平反阴有功”,意思是说,他平反了积案,使罪犯受到应有的惩罚,这是阴功;又因平反冤狱,百姓得以安宁,故称其功德如春暖之阳,普照大地。“圣善寿徵应在此”,意思是说他一生行善积德
【注释】忆昨春风石马园:回忆过去春天的石马坊。石马坊是唐代长安城南门,诗人曾在此送别友人。偶因离别却成欢:因偶然的送别而成了欢乐。杯行交错:酒杯交错,指宴饮。殊无意:没有其他的意思,即没有其他意思。轰腾:形容酒兴正浓。不属官:不属于官职。 【赏析】此诗是诗人在京期间所作,表现了作者与朋友之间的真挚感情和深厚的友谊。首句“忆昨春风石马园”,回忆过去春天的石马坊。石马坊是唐代长安城南门
让我们逐句解析这首《巡按京兆口占二首》的诗句。 1. 「此别分司拚数日」: - 注释:离别后,分别在各自的岗位上任职。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官员们因职务调动而分开的情景,表达了他们为了履行职责而必须暂时分离的情感。 2. 「浑教聚首是三年」: - 注释:尽管要分别数日,但最终会重新聚首。 - 赏析:这里的“浑教”意味着无论如何,都要相聚。诗人通过“三年”强调了重逢的时间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