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用锡
徐用锡(1657—1736)是清代的一位诗人,字坛长,号昼堂,江苏宿迁人。他的文学创作和书法艺术在当时享有盛誉,被并称为“书坛三杰”,在清代文人中具有重要影响。 了解徐用锡的生平背景对其诗歌和书法艺术的理解至关重要。他原名杏,后改名为徐用锡,字坛长,号昼堂。他是清朝初期的进士,曾在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考取进士,成为官员。尽管他在政治生涯中有过升迁,但晚年因身体原因选择引退
清代徐用锡《关峡早行》释义
关峡早行 柝响知关峡,东方尚未明。 蛇纡危壁路,雷走大河声。 星落寒镫见,沙崩疲马惊。 一夫须设险,塞下尚连营。 注释: 1. 柝响知关峡:听到更鼓声就知道是关隘。 2. 东方尚未明:东方还没有亮。 3. 蛇纡危壁路:像蛇一样弯曲蜿蜒在危崖上的道路。 4. 雷走大河声:大河流经的声响如同雷声滚动。 5. 星落寒镫见:星星在寒冷的灯笼中闪烁。 6. 沙崩疲马惊:沙子崩塌使疲惫的马受惊。 7.
关峡早行
柝响知关峡,东方尚未明。 蛇纡危壁路,雷走大河声。 星落寒镫见,沙崩疲马惊。 一夫须设险,塞下尚连营。
坛长,原名徐用锡,清代诗人
徐用锡(1657—1736)是清代的一位诗人,字坛长,号昼堂,江苏宿迁人。他的文学创作和书法艺术在当时享有盛誉,被并称为“书坛三杰”,在清代文人中具有重要影响。 了解徐用锡的生平背景对其诗歌和书法艺术的理解至关重要。他原名杏,后改名为徐用锡,字坛长,号昼堂。他是清朝初期的进士,曾在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考取进士,成为官员。尽管他在政治生涯中有过升迁,但晚年因身体原因选择引退
徐用锡
徐用锡(1657—1736)是清代的一位诗人,字坛长,号昼堂,江苏宿迁人。他的文学创作和书法艺术在当时享有盛誉,被并称为“书坛三杰”,在清代文人中具有重要影响。 了解徐用锡的生平背景对其诗歌和书法艺术的理解至关重要。他原名杏,后改名为徐用锡,字坛长,号昼堂。他是清朝初期的进士,曾在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考取进士,成为官员。尽管他在政治生涯中有过升迁,但晚年因身体原因选择引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