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易简
摸鱼儿 紫云山房拟赋莼 【注释】 过湘皋、碧龙惊起,冰涎犹护髯影。春洲未有菱歌伴,独占暮烟千顷。 呼短艇。试剪取纤条,玉溜青丝莹。尊前细认。似水面新荷,波心半掩,点点翠钿净。 凄凉味,酪乳那堪比并。吴盐一箸秋冷。当时不为鲈鱼去,聊尔动渠归兴。还记省。是几度西风,几度吹愁醒。鸥昏鹭瞑。谩换得霜痕,萧萧两鬓,羞与共秋镜。 【赏析】 《摸鱼儿·紫云山房拟赋莼》是南宋词人张孝祥的一首词作
齐天乐 客长安赋 宫烟晓散春如雾。 参差护晴窗户。 柳色初分,饧香未冷,正是清明百五。 临流笑语。 映十二阑干,翠颦红妒。 短帽轻鞍,倦游曾遍断桥路。 东风为谁媚妩。 岁华顿感慨,双鬓何许。 前度刘郎,三生杜牧,赢得征衫尘土。 心期暗数。 总寂寞当年,酒筹花谱。 付与春愁,小楼今夜雨。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词人顾敻的作品《齐天乐·客长安赋》中的一首。全诗通过对长安城景的描绘
【解析】 1. 宛委山房:指东晋时期王羲之的故居。 2. 拟赋龙涎香:以“龙涎香”来比作《天香》。龙涎香,一种名贵香料,香味浓郁。 3. 烟峤收痕,云沙拥沫,孤槎万里春聚:形容龙涎香的气味飘散于天际。 4. 蜡杵冰尘,水研花片,带得海山风露:描写龙涎香的味道。 5. 纤痕透晓,银镂小、初浮一缕:描写龙涎香的质地和气味。 6. 重剪纱窗暗烛,深垂绣帘微雨。馀馨恼人最苦:写闻龙涎香后的感受。 7.
泠泠佩行空,湛湛镜无滓。 至洁漱岩骨,馀润蒸石髓。 山上真人居,鼎灶长不毁。 犹闻洗药香,渐作落花水。 临流且勿尝,清音濯幽耳。 注释: 1. 泠泠佩行空:泠泠,清脆的声音;佩行空,指佩玉行走在空中,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2. 湛湛镜无滓:湛湛,清澈的样子;镜无滓,像镜子一样清澈透明,没有杂质。 3. 至洁漱岩骨:至洁,极为纯洁;漱岩骨,用泉水漱口清洗山中的岩石,形容泉水的纯净。 4.
注释: 九锁山十咏 其九 石壁 天吴泣海枯,化石空山中。 陵谷历千变,倒倚蓬莱风。 铁壁立峭绝,縠波漾玲珑。 前岩寄游屧,大巧藏神功。 素屏三十丈,画手谁与同。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九锁山石壁的赞美。诗人通过对石壁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艺术创作的热爱。 诗的开头两句“天吴泣海枯,化石空山中”描绘了石壁的历史和自然景观。天吴是一种神话中的生物,它哭泣时能够使海水枯竭
注释: 1. 黄閍:古地名,这里指黄州。 2. 双松下殉方壶螭(cī):黄州的双松树下,有人用方壶和螭龙装饰的棺材。 3. 其文记述保母李:他的文章中记载了保母李的事情。 4. 云是大令之所为:他说这是太守所作的文章。 5. 点画安知尚年少:他的笔法如何?他的文章是否还像年轻时那样? 6. 当其翰墨托久计:当他写文章时,考虑了很多细节。 7. 异哉岁月如前期
【注释】 ①矼步:踏着石阶。清空:清凉空旷。洞户:山洞。抚巀嶭(jiàn jìn):抚摸山崖。何年:何时。出水龙:指龙形的钟乳石。张口:张开。见齿舌:像龙的牙齿和舌头。相传:传说。得名:取名。蜕如雪:像雪花一样洁白。岂其:难道?风霆(zhēn)化:雷电变化,这里指形成洞穴。诘曲(qiè qū):曲折。旧穴:旧时的洞穴。 ②九锁:指长江流经湖北、四川等地时形成的峡谷,有九个险要之处。掣(chè)
九锁山十咏其八翠蛟亭 注释: 岚阴四围合:形容山色如岚,四周被云雾环绕。 涧水数折流:形容山路曲折,溪水多次转弯。 试手翻碧海:比喻诗人用笔力透写景。 卷雨来青虬:形容山势高耸,好像有青色的长龙在云中飞舞。 静躁为人役:意思是说山的静态和动态都有人欣赏。 蓄泄同神谋:意思是说山的蓄水和泄洪都像神一样的安排。 长歌亭上诗,飞仙不可留:意思是说诗人坐在亭子上吟诗,好像已经变成了仙人一样。 倚栏天风寒
注释: 行云倏变灭,本作须臾期。 山灵护清气,英英幻真姿。 旧雨洗犹在,高风吹不移。 触石有动意,出岫无还时。 扶桑如可薪,炼此白玉芝。 译文: 行云瞬间变幻莫测,本是短暂的停留。 山灵守护着清新的气息,展现出英姿飒爽的真貌。 旧雨洗净依然存在,被高风吹拂却难以移动。 触动石头便有动感,飘出山间便不再归来。 扶桑树可以当柴烧,炼制白玉灵芝。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九锁山的云根石的美景。诗中以行云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词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古来得道人,一往无留踪”,得道之人,不恋尘缘,故其踪迹难寻;“胡为恋幽绝,努力抗祖龙”,得道之人,不愿留恋尘世的繁华与喧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