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鸿谟
译文: 波光山影共楼台,西泠台榭也清幽。 翻开古图我心感,辜负青山事客游。 注释: 阮敬斋慎斋云庄招饮桑榆别业:此诗为诗人在桑榆别业与友人宴饮时所作。 波影山光共一楼:波光与山影映照在一楼上,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西泠台榭亦清幽:西泠台榭也是那么的清幽雅致。 披图我有飘零感:打开画卷,心中涌起一股飘零之感。 孤负青山事客游:辜负青山的美景,来客游览
注释:阮敬斋慎斋云庄招饮桑榆别业沙堤曲曲柳阴凉, 其中有个裴公绿野堂。正好名声传到第五代, 新诗驴背上装满了书囊。 译文:在沙堤上,柳树成荫,清凉宜人。那里有一座裴公的绿野堂。恰好名声传到了第五代, 新诗被驴背装满,装满了书袋。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美丽的田园风光,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尊重,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追求
沙堤曲曲柳阴凉,中有裴公绿野堂。 恰好声名传第五,新诗驴背满奚囊。
徐鸿谟是清代的诗人。 徐鸿谟,字若洲,为仁和(今属杭州)人。他虽只身于清朝,但以其卓越的文学才能,在诗歌创作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作品《檐卜花馆诗集》集中体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生活情趣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感悟。 徐鸿谟作为一位官至扬州府经历的文人,其官职虽不显赫,但其诗文造诣却颇为高深,可见他在文学道路上的努力与执着。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风光,如《宫词·其四十九》中对西泠台榭和碧玉峥嵘的描述
徐鸿谟是清代的诗人。 徐鸿谟,字若洲,为仁和(今属杭州)人。他虽只身于清朝,但以其卓越的文学才能,在诗歌创作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作品《檐卜花馆诗集》集中体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生活情趣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感悟。 徐鸿谟作为一位官至扬州府经历的文人,其官职虽不显赫,但其诗文造诣却颇为高深,可见他在文学道路上的努力与执着。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风光,如《宫词·其四十九》中对西泠台榭和碧玉峥嵘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