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鏊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读懂诗作,然后分析每句诗句的意思,最后分析概括全诗的主要内容及情感。 “先公老去吾犹及”,先公:指韩琦,字辅同。这句是说:先父已去,我却还来得及见到他。“老去”:年龄已大。“吾犹及”:我还来得及。 “铁面长身碧眼棱”,“棱”:棱角分明。“铁面”:形容脸如铁般刚硬。“长身”:身材修长。“碧眼”:形容眼睛像青翠的山色一样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审题,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圈出相关语句,再细读全诗,把握诗中描绘的景物及营造的意境,同时注意理解作者的情感。 此诗首联写诗人年过半百,多病缠身,却仍奔波在外为官,颔联写自己虽非当权者,却因何医士而感慨颇深;颈联写医者对药物的精研和医术的高明,尾联以自嘲之笔,点明酬报之情。 【答案】 ①中年多病稍相侵
顾氏三辰堂 顾野王家学有传,一经休说汉韦贤。 风云惯得从龙便,岭峤争夸睹凤先。 天上星躔真有数,吴中谶语不其然。 高堂要见三为四,屈指从今又几年。 注释: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首联点明诗人的家族背景,第二联写自己对政治生涯的态度,第三联写自己对朝廷的期望和对现实的看法,末联则是对未来的展望和感慨。 赏析:顾野王是南朝梁代的一位著名学者,他的家族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在这首诗中
这首诗是作者在参加经筵(皇帝的讲学处)时所作的,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朝廷的忠诚与忧虑。以下是逐句的解释: 1. 锦函初展御前题,剑佩分行再拜齐。 "锦函"指的是皇帝赐给臣子的书信或礼物。"初展"表示刚刚展开。"御前题"指的是皇帝亲笔所写的内容。"剑佩分行"形容臣子们恭敬地排列整齐。"再拜齐"是指臣子们向皇帝行礼致敬,然后排成一列等待皇帝的训示。 2. 鹤咮无声香案侧,马蹄分赐掖垣西。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及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关键词句,根据题目要求作答。“虚负诗人折简招”,诗人被陈给事玉汝以鳖见邀(邀请),却因风雨之阻不能前往;“满城风雨晚萧萧”,写天气和环境气氛的变化;“眼前世事犹难料”,写诗人对于眼前世事的担忧和无奈;“巷口人家且不遥”,写诗人对于自己处境的感慨与无奈;“鼎谢缪公仍馈肉
送陈汇之正郎出知曹州粉署才华藉甚称,一朝白璧点苍蝇。 邑中牛去真无妄,梁上刀悬梦岂曾。 冷暖世情还自笑,浮沉宦海本无凭。 斯行却有曹人喜,制锦从来是所能。 注释: 1. 粉署才华藉甚称:在官府任职时才华横溢备受推崇。粉署:官府。 2. 一朝白璧点苍蝇:比喻被小人所玷污,就像明珠被苍蝇叮咬一样不值得。 3. 邑中牛去真无妄:形容陈汇之离开后,他所在的县中再也没有出现像他这样的人。 4.
【注释】 乾德:宋太祖年号。九五爻:指天象。交南:指南方。尚方瑞兽:尚方,即皇宫,指朝廷。瑞兽,吉祥的野兽。炎海:炎热的南海。人鱼:传说中的一种水族,生活在海里,形似人。包茅:古时南方进贡的一种草本植物。《尚书·禹贡》有云:“厥贡惟包匦”,即指此。岁贡:每年向朝廷进献。行李:使者的随从人员。南游录:记录南方风土人情的著作。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
【注释】东南士子说先生,风裁森严鉴赏精。东南:指福建。士子:读书人。说:称赞。风裁:风度与气度。森严:严谨、庄重。鉴赏:鉴别、评价。精:高妙。 再顾市中烦伯乐,一言堂下识鬷明。再顾:回头再看。市中:集市上。伯乐:春秋时人,善相马。这里代指善于识别人才的人。烦:烦劳。一说“烦”通“翻”,翻来覆去。一说烦:烦扰。一说烦:烦闷。 一言堂下识鬷明:在公堂之下,听了你的一席话,就认识了鬷(zōng)明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炎所作,其内容为: 歌中妩媚亦诚豪,覆体何人脱御袍。 炼石有方天可补,檿弧无验鬼空号。 参苓入笼还为用,稂莠当阶不受薅。 南望河阳如在眼,青山无限白云高。 译文: 歌声中的妩媚和真诚让人心醉,谁能脱下这身华丽的官服? 炼金术士可以炼出能补天的金石,但那只是神话传说,没有人能验证。 人参、茯苓这些药材被放入笼子里,它们依然有用,不能因为杂草就拔掉。 望着南方的河阳,就像在眼前
【注】 杏花才见曲江春:指春天到来时,杏花刚开。 珥笔还看被命新:指看到朝廷下达任命新官的命令。 周南外史岂无人:指《诗经·周南》中并没有没有人。 方:正。 编摩:编撰、编辑。 局:原指书稿的编排格式,这里指官场。 张翰不缘莼:据南朝梁人张翰事,张翰在乡里作官,后辞官回家种田,他怀念家乡菜羹,就乘一叶扁舟到洛阳买莼菜。 【赏析】 此诗是送别袁进士翱纂修之作。首联写送别情景,颈联写友人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