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鏊
雪 二月燕南暖未归,晚风吹雪弄霏霏。 乘春且作丰年瑞,和月还为午夜辉。 重压竹枝低欲折,轻兼柳絮湿还飞。 小臣欲拟阳春曲,燮理何人秉化机。 注释: 1. 二月:指农历二月,即冬末春初的时候。 2. 燕南暖未归:燕子在南方已经感到春天的温暖,但是还没有回到北方。 3. 晚风吹雪弄霏霏:傍晚的风带着雪花,飘洒着细碎的雪花。 4. 乘春:趁着春天的到来。 5. 丰年瑞:丰收的吉祥之兆。 6.
注释: 莫辞旌旆拂炎蒸,专对还推赐也能。 石过郁林真可载,山高铜柱更须登。 中朝正朔行无外,绝徼殊妆睹未曾。 别后玉堂长见梦,富良江上夜深镫。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壮阔的意境、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了一幅交趾风光图。全诗语言生动流畅,情感深沉真挚。 首联:“莫辞旌旆拂炎蒸,专对还推赐也能。”意思是说:你不要担心旌旗在炎热的气候中被风吹得飘动,我这次去交趾专门是为了接受皇帝的命令。 颔联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的鉴赏。首先要读懂全诗的内容,把握诗中主要表现的感情,然后结合注释和题目要求对诗句进行赏析。注意要抓住关键词语来理解诗意。如“长”字在此处有“经常、不断”的意思;“水潺湲”指水声潺潺,流水声宛转悠扬,形容水流的情态。 【答案】 译文: 梦魂常绕着太湖,折柳送别又一年。 家世渊源来自西峰,我心飘泊向东而去。 林间诗社谁为会长?吴乡音调我也喜欢。 撩乱的烟花飞过寒食节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谒文丞相祠 义气横天白日阴,巍然遗像学宫深。 千秋不化苌弘血,百折难回豫让心。 自昔奸谀谁不死,如今元社亦销沉。 黄昏柴市风沙惨,回首行人泪不禁。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第一句: 释义: 诗人在阳光普照的天空之下,面对一座宏伟而庄重的祠堂,心中充满了敬仰和感慨。 第二句: 释义: 这座祠堂是文丞相(可能是指诸葛亮)的纪念地点,它深深地扎根于人们心中
【注释】: 1. 椚萝:一种植物名,即“薜荔”。陟(zhì):攀登。巘(yan):山之最高处。登登:步履之声。 2. 人在山房:诗人自己一人在家。 3. 犬吠林间:有人从林中来。 4. 鸟啼洞口:有人从洞中出来。 5. 危阑:高而陡的栏杆。一览:一望。 6. 绝顶:最高的山峰。重来:再来。 7. 古洞深温谁氏子:一个古旧的山洞深处是谁居住? 8. 趺坐:佛教修行者盘腿打坐的姿势。南能:指佛家弟子
西山几度只空还,好事怀贤厚我颜。 蒙古有公方用夏,居庸从此不为关。 犹闻窣地三髯委,自笑登高两足顽。 今日幽燕归圣代,可怜埋骨尚荒山。 注释: 元耶律丞相墓和匏庵韵:这是一首赞美元耶律丞相的诗,表达了对他的怀念之情。 西山几度只空还:指岁月变迁,世事沧桑,西山依旧,而人已非。 好事怀贤厚我颜:形容对元耶律丞相的怀念之情深厚,愿意为他留下美好的记忆。 蒙古有公方用夏,居庸从此不为关
戊申岁,即戊申年。百二昌期,意指国家繁荣昌盛,形势大好。见戊申,指看到戊申这一年的吉祥征兆。神孙圣祖两王春,指神圣的子孙和祖先们共同迎来了春天。抚绥无外乾坤旧,指国家治理得当,四海之内都感到太平。洗濯重光日月新,意为国家如同被清洗过一般,重新焕发出光彩。一代讴歌还属启,指一代又一代人歌颂着伟大的开创者。百年礼乐定先秦,意为经过百年的努力,国家的礼仪制度和音乐已经达到了古代的水平。明良千古今朝事
【注释】 独坐:一个人独自坐着。世事纷纷总未真,闭门聊看静中身。郢人已去谁为斲(zhuó,砍),野老从知只爱芹。前度刘郎非旧日,后来剔子定何人。悠悠今古无穷事,归钓吴山楚水滨。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闲适诗,诗人以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来对待纷扰的世事,表达了一种清高脱俗的生活理想,抒发了超然物外的人生哲学。 首句“独坐”点题,表明这是一首写意诗。诗人通过“独坐”这一行为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要读懂全诗,了解作者的生平及本诗的写作背景;然后逐句翻译诗句,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体会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最后赏析作者运用的艺术手法和表达的思想感情;注意重点字词的积累,如“萧萧”“朱英”。 【答案】 译文:疏竹摇曳着风儿刚刚凉爽,看花的人满堂而坐。六郎醉酒后夸赞新宠的美貌,二妹早晨归来就争着晚上梳妆打扮。草本植物适宜男儿成长
【注释】1.范以贞:名不详(或作范至能),北宋文学家,曾任宁国县令。 2.孱颜:指体弱多病,形容衰老。 3.榜中渐觉同年少:意思是说在考试的名单上渐渐觉得同榜的人越来越少。 4.敬亭山:在安徽宣城西南。 【赏析】此诗是送别同年好友范以贞回任宁国所作的一首赠行诗。全诗四句,前两句写与友人离别时情景,后两句写朋友到任后的生活情况。首二句点出送别的时间和地点,“不见”与“忽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