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琛
淸末民国初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原字长菴,改字伯潜,字伯潜,号弢菴、陶菴、橘隐,晚号听水、沧趣。 陈家累代簪缨,为榕城望族。 曾祖父陈若霖官至刑部尚书。 宝琛年十三岁,县学秀才,十八岁中举。 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戊辰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 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授编修。 陈宝琛兄弟六人,三人进士,三人举人,人称「兄弟六科甲」。 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擢翰林侍读,与学士张佩纶
重阳后五日同稚辛梅生师子窝观红叶憩秘魔厓咸侄复儿从
重阳已过始登高,垒块如山且自陶。 霜叶照颜怜老丑,天风吹发助萧骚。 陆沈衰壮谁能免,轮转闲忙等一劳。 六载僧房题字在,尘中兴减几酋豪
中秋味云招集莹园赏月分韵得宵字
满园林樾气萧寥,徐捧冰轮上碧霄。 把酒高歌忘客次,灭灯默坐俨僧寮。 相看薄袂行多露,长忆轻舠海始潮。 又过秋分归未得,忍寒度此可怜宵
七月廿三日钓鱼台作
芍药将花失就看,蔽池苇荻一凭阑。 亭台历劫犹如旧,松竹寻盟及未寒。 留命自疑关动忍,恋恩无分养衰残。 裕陵灵爽榱题在,蓟树东瞻感百端
竹醉日傒园招饮同愔仲韵
恨人又阅一星终,公等年华正及中。 莫但刻舟伤往迹,要知磨铁恃深功。 鸿嗷不集民安托? 龙战能贞道未穷。 倚杵张弓谁料得,衰残任唤信天翁
濑川浅之进厦门别后顷来主东方文化会事喜晤感赠
旧欢已是廿年前,君亦苍颜我秃颠。 大陆海田凡几变,同文唇齿最相怜。 芳时一盏劳追话,秘阁千函待续编。 炳烛馀生更何冀,倘销兵气耀奎躔
为何梅生书枚如丈赠言感题
大师本性积为文,晚岁传衣独畀君。 两纪孑遗增感旧,数行藏写见尊闻。 梦馀鹿洞空香草,烬后鳌峰付乱云。 出处何成吾耄矣,平生砻断愧班斤
春曹话旧图为曹纕蘅题
再期心迹付丛残,惭愧头衔附礼官。 桑下谁无三宿恋,伊川早有百年叹。 帝京文物推排尽,人海云萍会合难。 杯酒宣南更成忆,危楼风雨展图看
闰二月廿八日同匏庵稚辛季友梅生迪庵嘿园午原游黑龙潭大觉寺
花时自失岂关风,韶景何曾负秃翁。 潭水有情还作碧,杏林如洗尚留红。 上方泉响诸天净,归路山光一雨功。 春梦重重谁大觉? 与君勘取不空空
闰花朝集栩楼分韵得中字
三闰花朝廿载中,还朝犹忆及春融。 不期并海随寒日,得共凭楼数信风。 同社杯盘闲趁景,满堂瓶盎艳成丛。 十年前事馀惆怅,传烛依然出汉宫
题仁先围城中画册
玉貌能堪百感攻? 两年不见欻成翁。 囊来小册犹三绝,瓮有馀醪且一中。 瀛海即今谁乐土? 江天何日不颠风。 故山雨露清明近,等是孤儿痛转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