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家达
【注释】 野性自孤僻:指梅花的野生特性。 当春懒入城:在春日里,梅花不愿进入城市。 山槎出媚态:指山中的梅花树挺拔秀美的姿态。 塞笛有寒声:塞外传来的笛声带有寒冷的感觉。 气霁露先觉:天空放晴后,露珠最先察觉。 香浮云欲行:花香飘散到空中,仿佛要随风飘走。 酸咸皆至味:无论是酸味还是甜味,都是美味。 庸得及调羹:怎么能比得上调味之用呢? 【赏析】 这是一首咏梅诗,诗人以清丽的语言和形象的表现手法
【诗句释义】 1. 月光洒在屋帘上,空楼里明月高挂。 2. 林荫小亭中,夜幕笼罩,星光闪烁。 3. 雁阵飞过烟郊,空旷辽阔。 4. 虫鸣声中,露草凄凉。 5. 我心凄凉,锦帐未收。 【译文】 月色映照在窗帘上,空空的楼阁里,明亮的月亮挂在天空。树林中的亭子在夜晚显得格外宁静,高高的天空中,星星闪烁着光芒。大雁掠过遥远的天际,广阔的田野上空,虫鸣声此起彼伏。露水覆盖着草地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有怀雄伯即次其和赵韵臣韵”要求回答诗句大意和赏析;然后浏览全诗,把握全诗的主要内容,并结合诗句中的重要词语、重要语句等进行具体分析,最后进行总结归纳。本诗首联写诗人秋日登高所见之景:动人心弦的是瑟瑟秋风,江上早寒尤甚;次联写诗人见友人来后之想:只如此,相思今若何?三联写诗人思念友人时所想:高天虚雁足,远道唱骊歌
【注释】 数尽莓墙月:数尽,数完,即数到尽头。莓墙,莓苔的墙壁。 和神抵绛雪:把神与花相配,即神女与花相配。“绛雪”,指《洛神赋》中的冰肌玉骨的洛神。 清梦落玄霜:清凉之梦落在玄色之霜上。 世外神仙眷,人间铁石肠:世外人,指仙人;铁石肠,指坚硬如铁似石块的心肠。 巡檐且忍俊:在屋檐下徘徊时忍俊不禁。 清狂:清高狂放。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梅花自喻,借咏梅来抒发自己对世事的不满
梅花四首 花意动林薄,先春谁赏音。 探幽白日晚,不觉空山深。 野水有清气,霜天入远心。 一枝漫栖托,湖上下胎禽。 【注释】: 1、“梅”即梅花,是岁寒三友之一。 2、“林薄”指树林,薄字在这里用作动词,意为草木丛生。 3、“先春谁赏音”:谁在春天里欣赏梅花呢?“赏音”指欣赏梅花。 4、“探幽”:探求幽静深远之意。 5、“空山”:空旷的山,形容山林之寂静、幽深。 6、“湖上”:指湖泊。 7
【注释】 1.梅花:此处指梅花盛开的季节,即冬日的时节。 2.儗(yǐ):拟作、比作。张莲民:诗人自况,以梅花自喻。二首:两首诗,指《拟梅花》和《拟梅花·其二》。 3.孤云:孤单的云彩,比喻飘渺无依的境界。 4.梦随流水长:像流水一样,梦境随着时间而流逝。 5.霜天:冰封的大地,指冬天。 6.耿(gěn)寒碧:寒冷的碧空,指冬夜。 7.月地半昏黄:天空半边发亮,一半阴暗,指傍晚时分。 8
梅花 风雨西洲路,何人赋忆梅。 为留姑射影,多费魏王才。 寒意入瑶瑟,微吟续玉台。 伯劳飞日暮,延伫几相猜。 注释: 1. 风雨西洲路:形容西洲路上的风和雨交加的景象。 2. 何人赋忆梅:询问谁在这里写下了关于梅花的诗篇。 3. 为留姑射影:为了留住姑射山的影子,即传说中的仙人所居之地。 4. 多费魏王才:形容创作梅花诗歌需要耗费大量的才华和精力。 5. 寒意入瑶瑟
赏析: 《梅花》是唐代诗人张谓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夜思乡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下面逐句解释这首诗的内容: 1. “梅花” :诗的标题,表明这是一首咏梅的诗。 2. “晴雪四山白” :形容雪后整个山谷都变成了白色,晴空下雪花飘落的景象。 3. “新年驿马蹄” :新年到来时,驿站里的马匹在雪地上疾驰,象征着旅途的忙碌和奔波。 4. “灯明上元夜
【解析】 “灯落元宵市,酒阑江上楼。”大意:灯花落下在元宵节的闹市里,酒已喝干,在江边楼上。这两句描绘的是作者的游赏之乐。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游赏过程中的心境是喜悦愉悦的,因此可抓住关键词“灯”、“酒”等来赏析;“好风扶霁月,飞上树梢头。”大意:清风吹过,月光皎洁,飞上树梢。这两句描绘了月色美景,可抓住关键词“风”、“月”来赏析。“气向闲中静,香从澹处求。”大意:心境宁静,香气自生
【注释】 1.东水三江:指长江、黄河和珠江。三江,泛指南北方三条大河。 2.南云五岭:指岭南的五岭山脉。 3.生成耐寒性:比喻梅花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4.野水照疏影:在野外的溪流中映照出稀疏的梅花影子。 5.虚亭生静香:在空荡荡的亭子内闻到梅花散发出来的香气。 6.相看不忍折:不忍心看这些梅花凋零。 7.月昏黄:月亮被云雾遮住,天色显得昏暗。 【赏析】 首联写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