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逐孤云远,梦随流水长。
霜天耿寒碧,月地半昏黄。
霭霭浮春气,停停生夕芳。
无言与相契,伫立久彷徨。
【注释】
1.梅花:此处指梅花盛开的季节,即冬日的时节。
2.儗(yǐ):拟作、比作。张莲民:诗人自况,以梅花自喻。二首:两首诗,指《拟梅花》和《拟梅花·其二》。
3.孤云:孤单的云彩,比喻飘渺无依的境界。
4.梦随流水长:像流水一样,梦境随着时间而流逝。
5.霜天:冰封的大地,指冬天。
6.耿(gěn)寒碧:寒冷的碧空,指冬夜。
7.月地半昏黄:天空半边发亮,一半阴暗,指傍晚时分。
8.霭霭(ǎi):形容烟雾或云气笼罩,模糊不清的样子。
9.停停生夕芳:在傍晚时,花儿依然绽放。
10.相契:彼此心意相通,相互理解。
11.伫立久彷徨:长时间站立犹豫不决,彷徨不决。
【赏析】
这是一首咏梅抒怀之作。诗人以梅花自比,借咏梅花表达了自己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向往;也表现了诗人在面对现实困境时的无奈与彷徨。全诗意境清幽,感情深沉,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
“韵逐孤云远,梦随流水长。”这两句诗描绘了梅花随风摇曳,如孤云般漂泊不定,而梦中的梅花又似流水般悠长流淌。这里的“孤云”和“流水”都是比喻,分别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通过这两个画面的勾勒,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霜天耿寒碧,月地半昏黄。”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冬夜的景象。霜天的寒碧和月光下的半明半暗,都给人一种冷清、寂寥的感觉,仿佛是在表达诗人面对现实的无奈和无助。这里的“耿寒碧”和“月地半昏黄”都是用来形容景物的色调,通过这种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凄凉和孤独。
“霭霭浮春气,停停生夕芳。”这两句诗则描绘了花朵在傍晚时分依然绽放的景象。霭霭和停停都是用来表现花的开放状态,而春气和夕芳则是形容花朵的香气和色彩。通过这两种描写手法的结合,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的热情和乐观态度。
“无言与相契,伫立久彷徨。”这两句诗则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无言与相契表示彼此心意相通,但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彷徨。伫立久彷徨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无法做出决定。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人生态度,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它不仅是一首咏物诗,更是一部充满哲理的人生感悟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