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戡
注释: 1. 鹧鸪:一种鸟类,因叫声像“行不得也哥哥”而得名。 2. 骎骎:迅速的样子,这里形容鹧鸪的叫声很快。 3. 险阻:困难或危险的地方。 4. 爱人:指鹧鸪,因为诗人在这首诗中以鹧鸪自喻。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描绘鹧鸪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旅途的感慨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首句“年来随牒走骎骎”,“牒”,古代的一种文书,这里代指仕途。诗人说自己多年来一直在官场上奔波
【注释】 黄陵庙:位于陕西延安的黄陵,是纪念尧帝的陵寝。唐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曾到黄陵拜谒,题写碑文,立庙祭祀。 千载追崇古帝祠(千载:千年,指久远):千代以后,人们仍然不忘追念古代的帝王。 不知世代几推移(推移:变迁、更迭):不知这千百年来朝代如何更迭。 未须回首叫虞舜(回首:回顾过去):用不着回头去叫虞舜。 今日亲逢虞舜时(亲逢:亲自遇到,这里指亲身经历):今天能亲自遇到虞舜的时代。
【提壶】 提壶斗酒千金未易沽,声声何事劝提壶。 山禽岂解知人意,不道思家饭也无。 注释: 提壶:指斟酒给客人或自己喝。 千金:形容珍贵。 何事:为什么。 山禽:山林中飞禽。 解:懂得。 道:说。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送别之作,抒发了诗人离别之际的感慨之情。 上片开头写诗人在宴会上,为客人斟酒劝酒,但客人却并不领情,只是一声不吭地坐在那里饮酒。诗人对此感到十分无奈,只能独自品味着这孤独与寂寞
【注释】 天柱峰:指黄山的天都峰,在安徽黄山风景区。天都峰是黄山最高峰,海拔1842米,为36大峰之一。 壁立千峰紫翠浮,一峰直上更孤遒(yōu):形容山峰陡峭,直插云霄。 世间有此擎(qíng)天柱,何用人怀杞国忧(jǐ):世上有这样雄伟的山峰,谁还去忧虑杞国呢?杞国在今河南省杞县。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登上黄山的天都峰,极目远眺,只见峭壁万仞,层峦叠嶂;山中青松郁郁葱葱,紫气升腾
诗题《和胡端约岩桂六首》为宋代蔡戡所创作,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岩桂的风采及其与诗人的情感联结。以下是这首诗的逐句翻译与赏析: - 诗句原文: 万妃蕊佩影珊珊,沉水薰肌栗玉颜。 曾记广寒宫里见,谁移仙种下人间。 - 译文: 桂花在月光下闪烁着柔和的光芒,它那如珍珠般洁白的花蕊散发着淡淡的香气。我记得曾经在广寒宫中见过桂花,那时它被仙女们移植到了人间,如今它们静静地生长在岩石上。 - 赏析:
注释: 竹鸡:即黄鼠狼,生活在山野之中。 积雨霖淫四月寒,春泥一尺未曾干:四月天气寒冷,大雨连绵不断,连春泥都还没有干透。 勃姑犹自相呼唤,不念征人行路难:“勃姑”是指杜鹃鸟,它们仍然相互呼唤,但不会想念离家远征的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家人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描绘春雨连绵、泥土湿润等细节,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景色。同时,诗人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
【题解】 本篇为咏物诗,通过写梅的形神特点来赞美画家高超的画技。首二句赞墨梅逼真,枝头皪眼俱明;三、四句叹虽能窥天巧笔,却难画出清香,暗寓作者的自谦。 【注释】 横枝:指梅花枝条斜生。皪:明亮貌。 【译文】 谁能画出这样逼真的梅花枝干,枝头的花朵都开得那样鲜艳夺目。 我也知道这枝梅花是画工用笔力勾勒出来的,可惜那梅花的清香是无法用画笔描摹出来的。 【赏析】 这首咏梅诗,诗人以拟人手法
【注释】1、见梅:看见梅花。2、篮舆(lán yuán)兀兀:形容车马行得缓慢。3、幽香:指梅花的香味。4、篱落(lí luò):竹篱,这里泛指农家的房屋。5、愁绝:愁苦到了极点。6、赏析:此诗是作者在旅途中偶遇梅花而作。首句写诗人在旅途中,马车行进缓慢。次句写诗人因见到梅花而闻到了它的香气。三、四句写诗人因闻到香气而感到愁苦到了极点。全诗以“见梅”为线索,将所见所闻所感融于诗中
三孤山 小孤相去大孤山,一望烟波百里间。 风日晴和江似镜,两峰对峙拥青鬟。 注释: 1. 小孤:即黄梅县的小孤山,位于大孤山之北。 2. 两峰对峙拥青鬟:形容小孤山峰峦叠嶂,云雾环绕,如少女的秀发。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黄梅县大孤山和小孤山美景的诗。全诗共四句,每句都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首句“小孤相去大孤山,一望烟波百里间”描绘了小孤与大孤山相隔的距离,以及远处烟雾笼罩的江面景象
【注释】 ①剡溪:浙江绍兴的一条小河。 ②冲炎出问囚:冲炎指炎热,冲炎出即炎热之时。 ③归途因泛剡溪舟:因,于是;泛,乘船。归途,回家的路。剡溪舟,指小船。 ④短篷块坐如深甑:箬笠竹席上坐着,像盛了满锅的饭。 ⑤却羡清寒王子猷:王徽之,东晋书法家,竹林七贤之一,以爱菊闻名。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酷暑时节游览剡溪时有感而作。首联写自己酷热之时去探监,归途时又乘船游剡溪。颔联写自己坐在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