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赤
陈丹赤(1616—1674)是清朝时期的一位诗人,字献之,号真亭,又号津城,谥忠毅,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他于顺治八年(1651年)中举人,曾官至浙江按察司佥事、分巡温处道,署按察使等职,后因耿精忠叛乱事件被杀害,卒赠通政使 。 陈丹赤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历史人物,他在文学上的贡献主要体现在诗歌创作上。他的诗作风格朴实无华,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陈丹赤的诗作不仅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造诣
清代陈丹赤《晚泊乍雨》释义
晚泊乍雨 一叶临孤岸,微茫烟雨中。 涛声都带白,霜叶渐留红。 雁影拖残照,渔镫映彩虹。 阴晴浑未定,身世托飘蓬。 注释: 1. "一叶"指小船或船只。"独"字表现了船的孤单、寂寞之感。 2. "临"表示靠近。"孤岸"即荒凉、孤独的河岸,形容船停靠在岸边的孤寂状态。 3. "微茫"指模糊不清的样子。"烟雨中"描绘了一幅朦胧的景象,暗示着诗人的心情也如这烟雨般迷离和不确定。 4.
晚泊乍雨
一叶临孤岸,微茫烟雨中。 涛声都带白,霜叶渐留红。 雁影拖残照,渔镫映彩虹。 阴晴浑未定,身世托飘蓬。
献之,原名陈丹赤,清代诗人
陈丹赤(1616—1674)是清朝时期的一位诗人,字献之,号真亭,又号津城,谥忠毅,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他于顺治八年(1651年)中举人,曾官至浙江按察司佥事、分巡温处道,署按察使等职,后因耿精忠叛乱事件被杀害,卒赠通政使 。 陈丹赤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历史人物,他在文学上的贡献主要体现在诗歌创作上。他的诗作风格朴实无华,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陈丹赤的诗作不仅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造诣
陈丹赤
陈丹赤(1616—1674)是清朝时期的一位诗人,字献之,号真亭,又号津城,谥忠毅,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他于顺治八年(1651年)中举人,曾官至浙江按察司佥事、分巡温处道,署按察使等职,后因耿精忠叛乱事件被杀害,卒赠通政使 。 陈丹赤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历史人物,他在文学上的贡献主要体现在诗歌创作上。他的诗作风格朴实无华,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陈丹赤的诗作不仅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