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褧
【注释】甄氏:指唐代诗人杜甫的夫人。轩楹:指屋檐下,也指亭台楼阁。错粲:交错纷乱。菽水:豆汤,泛指饮食。庭闱:庭院。孤丘:山中孤独的山丘(比喻)或坟头。漆灯:即油灯。别有:另有。宁馨:安祥宁静的样子。 【赏析】《甄氏坟园春露亭》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晚年的作品。诗的前两句写杜甫在春日里游览了一座新建成的亭子——甄氏坟园春露亭。这个新建的亭子在杜甫眼中是错落有致、美不胜收的。“春”与“秋”相对应
寄张仲容 有情谁解不相思,罗幌风干叶落时。 莫问离愁有多少,君归犹趁菊花期。 注释: 1. 有情谁解不相思:意思是说,有情的人谁能理解不想念对方呢? 2. 罗幌风干叶落时:意思是说,在罗帐的幌子被风吹干了树叶落下的时候。 3. 莫问离愁有多少:意思是说,不要问离别的忧愁有多重。 4. 君归犹趁菊花期:意思是说你回家的时候,正好赶上了菊花盛开的季节。 译文:
【注释】 太傅:指唐代名臣姚璹。姚璹,字叔宝,洛阳人。唐睿宗时宰相,封魏国公,谥号“忠肃”,史称姚忠肃。姚璹少有文才,曾为李峤、宋之问、沈佺期、王维等所师,与杜审言友善。姚璹为人正直,不事权贵,为官清正廉明,以直谏著称于世。后遭谗被贬至岭南,忧愤而死。太傅是对其的尊称。遗训:指姚璹留给子孙的教诲、家训。山斋:在洛阳城南的一座山中建有书房,故有“山斋”之称。乃(你):代词,用于对别人称自己。乃:你
江上棹歌五首 远人莫愁行路难,故乡万里应须还。 明朝得风到池口,回首不见蛾眉山。 注释与赏析 - 诗句一: - “日南使人朝贡来”:描述了来自远方的使者朝贡的场景。 - “东观校书远送回”:描绘了学者东观校书,为远方的人送去知识的情景。 - 译文一: - (日南使人朝贡来),(东观)学者校书,将知识带给远方的人。 - 诗句二: - “长江无波风伯喜”:形容长江水平静,象征着风伯的喜悦。 -
注释: 城南城北渺风烟,一度论文月再圆。 城之南北被风吹散的风烟,一度谈论文章、月亮再次圆满。 肠断而今更愁绝,蓬莱云隔楚江天。 肠子都断了,现在更愁得没有尽头,就像蓬莱山上的云隔着楚江的天。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张仲容的,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首句“城南城北渺风烟”,描绘了一幅广阔的画面,诗人用“风烟”二字来形容城之南北的景象,既表现了风烟的浩渺无边
徐氏致爽斋图 阴霾荡尽晓无霞,秋气萧森山气佳。 万户千门城阙里,不知空翠落谁家。 注释:阴霾消散后,清晨天空没有云彩,秋天的寒意和山间的清凉气息交织在一起。 万户千门城阙里,不知空翠落谁家。 城中的居民家中都有窗户可以看到外面的景色,但是不知道那飘渺的青山绿水会落到谁家的庭院中
【解析】 此诗是一首送别诗。首句“晚泊维扬驿”交代了题意,点明诗人是在傍晚时分停船于扬州驿舍的情景,这是全诗的背景和序曲;第二句紧承上句而来,写停舟之后所见的景色。 驿墙红树:驿墙,是指驿站的墙壁。红树,即指驿墙上的红漆栏杆。这里以“红”字形容驿墙,使驿墙显得更加醒目,同时也衬托出行人远行时的心情。 晚萧萧:萧萧,形容风声,也形容树叶沙沙作响。这里用来形容风声。 解劝征人驻画桡:解
【注释】 江上棹歌:泛舟长江上的歌声。 萧萧:形容荻花飘落的声音。 五两:指五两银子,是古代计算船资的一种方法。 风信:即“风云”,比喻时局、形势。 莫为离别动乡情:不要因为离别而动了思乡之情。 【赏析】 此诗写于作者随军南征之时。诗人从自己出发时的心境写起,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在军中生活所养成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 首句“荻花萧萧江月明”,以荻花和明月烘托江上景色
【注释】 风流:指才华横溢。多病:身体不好。汉文园: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的封地,在今四川省灌县东南。玉树:形容树木秀美。森森:茂盛的样子。瘦:瘦弱。可怜:可哀。徐福:秦时方士,求仙未遂,据说他到东海蓬莱山求长生不老之药,后来不知所终。仙家:道家。仙家何药得长年:仙人有什么药可以使人永远长生不死?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叹人生无常的诗。作者以汉代著名辞赋家司马相如自比,说自己“多病”
【注释】: 縠窗:有花纹的窗户。 马御:驾驭马匹的人。 仆夫:仆役,指驾车人。 闺梦到天涯:闺房中的梦被带到天涯海角去。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离开长安时。首联“縠窗昨日君辞妇,白驹今朝我别家”,以“昨日”、“今朝”相对,写诗人离开长安的情境,同时用“君”“我”相对,写出诗人与张仲容之间的情谊深厚。颔联“马御仆夫都见惯,莫教闺梦到天涯”,写诗人离别友人时,仆人们都已习以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