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巽
孟冬天地闭,萼绿数花开。 - 注释:孟冬,即初冬,形容寒冷的天气;闭,关闭或凋谢的意思,这里指冬日的花朵闭合;萼绿,绿色花萼;数开,指多次开放。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初冬的景象,花朵在寒冷中依然绽放,展现出生命力。 步绕溪上见,香从谷中来。 - 注释:步,散步;溪上,溪流旁边的小路上;见,看到;香,花朵的香味;谷中,山谷之中。 - 赏析:诗人漫步于溪边小路,闻到了远处山谷中传来的花香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近义词、通假字、偏义复词,抓住这些关键点进行记忆。 【答案】 梅子 中林有佳实,孟夏雨初肥。 离离青垂处,落落红绽时。 昔曾感商梦,摽有兴周诗。
注释: - 明月出东山,飞光照峨嵋。 - 这一句描绘了明月从东山升起,照耀着峨嵋山的景象,表现了月亮的明亮和高远。 -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这是唐代诗人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故友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通过描写明月、白云、青山、长江等自然景物,以及故友离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仲素的作品。下面是对每句诗的逐词解析和翻译: 1. 惊风开绣幕 - "惊"在这里表示一种突如其来的感觉,可能是指风吹过,使得紧闭的窗帘被吹开。"惊风"暗示了风的力量之大,"开"则是打开的意思,描绘了一幅风力使门帘开启的画面。 2. 新月照罗帏 - "新月"指的是刚出现的月亮,通常在农历月初出现,这里的"映照"则表明月光正照亮着室内的帷幕。"罗帏"是古代的一种织锦制成的帷幔
这首诗是唐代王昌龄的《闺怨》。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第1句:“倦寝听晨鸡” - 注释:在清晨,我因听到鸡叫声而感到疲倦,准备起床了。 - 赏析:这句表达了诗人因为听到鸡鸣声而开始一天的生活,体现了她的日常起居习惯。 第2句:“妾睡何曾着” - 注释:我从未真正睡着过,因为一听到鸡叫我就清醒了。 - 赏析:这里描绘了一个典型的女性角色,她总是对外界的声音异常敏感,反映了古代女性的生活状态。
【注释】: 金闺:指宫廷,也指朝廷。通籍:入朝为官。石渠:西汉时皇家藏书处,因在太子宫之南,故称。校书:掌校雠经史。丝纶:皇帝的诏书。 匏瓜岂终系:比喻不能长久地束缚人。土宇:国土。晏如:安宁。革化自君始:改革政治从你(李状元)开始。木铎:古代的一种乐器,此处借指宣扬教化。 【赏析】: 此诗是向李状元祝贺的。首联赞其出身高贵,才华出众;颔联颂其学问渊博、文才横溢;颈联希望他能为国为民作出贡献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思念的古诗。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第一句:“飞魂同夜鹊” - 注释:灵魂仿佛与夜晚的鹊鸟一同飞翔。 - 赏析:此句以“飞魂”起头,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远方亲人或爱人的深切思念之情。鹊,即喜鹊,常被视为吉祥之兆,此处可能隐喻着诗人希望与亲人团聚的愿望。 第二句:“惊魂长不定,夜鹊绕枝同” - 注释:惊魂长久不定,夜间的喜鹊围绕树枝不停飞舞。 - 赏析
【注释】 臞仙:作者自指。 何许:何处。 晦迹:隐居不露声色。 亭空:指亭台空空荡荡。 【赏析】 诗题“以露雾风烟月晴雨江山雪为题咏梅十首 其九”,表明了诗人创作此诗的目的和主题。从题目中可以看出,这首诗写的是梅花,而梅花又与雪有关,故诗人在诗中也用到了“雪”字。“露雾”“风烟”“月晴”“雨”等词则分别描绘了梅花在不同环境中的美景。最后两句写梅花亭台寂寞无人赏,更衬托出梅花的孤傲高洁。
青青水中蒲,千岁花开少。 采得紫茸时,缄书寄青鸟。 注释:在水边的绿草中生长着的菖蒲,千年才开一次花,而且开花的时间非常短暂。当我采摘到紫色的菖蒲的时候,就把它密封起来,用它来给远方的鸟儿写信。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对自然界中生命短促、美好的感慨。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菖蒲和青鸟进行了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敬畏和珍视之情。同时,诗人还通过对紫茸的描述,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全诗共四句。下面是对每句的逐词释义及译文: 1. 尘匣初开处,镜中龙影蟠。 - “尘匣”指的是古代的一种铜镜,通常用青铜制成,表面会涂上一层尘埃用以防尘。 - “龙影蟠”形容镜子中的龙像盘绕的蛇一样蜿蜒。 2. 剑飞秋水底,月出暮云端。 - “剑飞”比喻剑如同飞翔般从水中跃出。 - “秋水底”和“暮云端”分别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画面,秋天的水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