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成己
【注释】: 扰扰:纷乱的样子。 胶胶:忙忙碌碌的样子。 两边:这里指朝廷内外,上下。 战阵:比喻斗争、争执等。 蚍蜉(pí fú):一种昆虫,体小而黑,善爬行。 藜藿:即藜(lí),豆科植物,茎可食;藿(huò),菊科植物的茎叶,也可食。 蓬蒿(háo hāo):蓬草和蒿草。 白丁:平民。 计亦长:计,计算,引申为谋略、智慧;长,长远、长久的意思。 赏析: 首句点出“人自忙”
这首诗是王安石对友人寄来的诗歌的回应,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敬意和对自己隐居生活的满足。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次韵周景纯先生见寄之什(第一句):这是王安石对朋友周景纯寄来的诗歌的回应,表示他接受了朋友的诗作并表示赞赏。 闲寻闲计适闲情(第二句):这句话的意思是在空闲的时候寻找合适的方法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这里的“闲寻闲计”指的是王安石在闲暇时寻找合适的方式来满足自己对诗歌创作的爱好。
觉时常笑梦时讹 —— 梦境中常常嘲笑,而醒来时却感到困惑。 梦觉其闲争几何 —— 梦中的闲暇时光似乎无穷无尽,让人难以估量。 聊尔藏身大槐国 —— 我在这槐树下暂时隐匿,享受片刻宁静。 闲看明月上南柯 —— 静静地欣赏着月亮缓缓升起,仿佛置身于南柯一梦之间。 注释: 1. 觉时常笑梦时讹:在梦中经常嘲笑自己的愚蠢和荒谬,但醒来后却感到困惑不已。 2. 梦觉其闲争几何
【注】张信夫梦庵,即张信夫,字梦庵。蘧蘧:困倦欲睡的样子。华胥国:传说在东方的古国名,在今山东省一带。 一身栩栩复蘧蘧,为蝶为周我自如。栩栩、蘧蘧:都形容人疲倦困顿的样子。为蝶为周:指梦中所为。自如:随心所欲。 寤寐人闲第游戏,此身无地不华胥。寤寐:指日日夜夜。闲:安逸舒适。华胥:传说中理想的境地,即逍遥自在的境界。 赏析:这首七绝描写的是诗人梦中的情景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与作者情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然后结合注释和题干要求进行赏析。 本题中,第一联“老大溪山入梦频,聊凭图画写情真”,意为:年岁已大,经常做溪山之梦,于是画些溪山图来寄托自己的情怀;第二联“归欤不及身强健,山有英灵恐笑人”,意为:不如归去算了,身体还健康着呢;可是山里的英灵却怕我笑话他们。 【答案】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的自述,抒发了他对人生、宇宙的感慨。诗人用四句诗来概括自己对生活的思考,表达了他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首两句“山翁只合坐山房,四壁萧然一木床”写自己隐居生活之清苦。“只合”,只能、只有;“坐”,住;“萧然”,空荡;“木床”,简陋的床。这两句写出了自己清贫的生活状况,也写出了自己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第三句“心为感时空渺渺
【注释】 五月:农历五月初。 朏日:指农历每月的十五日,古人以“朏”为月满。 书以自适:以诗来消遣自己。 陇月娟娟白板扉,溪风飒飒冷麻衣。 陇上明亮的月亮,皎洁洁白,像一块白色的板子;山涧清凉的溪风,飒飒作响,吹得人感到寒冷。 藜床坐月人空老,铁研磨穿计己非。 坐在用藜草编成的床上,望着明月,不觉年华已逝;磨砺着墨汁,想着自己的计谋已经过时了。 叔夜:三国时吴国将领吕壹,字叔夜。 季鹰:晋代谢安
注释: 1. 五月朏日书以自适其一:在五月初五端午节写诗以自适。 2. 身货休论两孰多:不要争论钱财和货物哪个更多。 3. 留连光景且婆娑:留恋美好的景色,悠闲自在地舞动着身体。 4. 谷臧得失不相远:粮食的丰收与歉收相差不远。 5. 蛮触功名能几何:比喻功名利禄如同蛮人和触蛮人之间的争执,无法长久保持。 6. 闷后径寻醅瓮饮:烦闷之后,直接找来酒坛子喝。 7. 醉来慵击唾壶歌:醉酒之后
午芹道中 渺渺江风吹葛衣,爱闲长与世相违。 青丝步障柳千树,碧玉屏风山四围。 入眼江花如慰意,近人沙鸟信忘机。 虚名到此成何事,一笑平生始觉非。 注释: 1. 渺渺江风吹葛衣 - 江风吹拂着葛布的衣服,显得飘渺不定。 2. 爱闲长与世相违 - 喜爱悠闲的生活,常常与世俗保持距离。 3. 青丝步障柳千树 - 用青丝编织的帘子挡住了千棵杨柳。 4. 碧玉屏风山四围 - 用碧玉镶嵌成的屏风四面环抱着山
【注释】 绿发潜为白发催,赏心未遂壮心灰:青春年华如同流水般消逝,壮志难酬。 已拌事业因循却,又放风光寂寞回:已经放弃努力,回到平淡的生活中。 春意等闲遗病木,晓寒特地妒芳梅:春天的气息轻易地让病人感到舒适,而早晨的寒风特别令人讨厌。 病来止酒人应笑,忍对良辰负此杯:生病了,应该停止饮酒;忍受这个美好的时刻,辜负了这杯酒。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病中,面对春天和美景,感慨自己的壮志未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