扰扰胶胶人自忙,心闲无地不清凉。
两边战阵蚍蜉闹,花底生涯胡蝶狂。
幸有文书遮老眼,岂无藜藿疗饥肠。
从教门外蓬蒿满,不见白丁计亦长。
【注释】:
扰扰:纷乱的样子。
胶胶:忙忙碌碌的样子。
两边:这里指朝廷内外,上下。
战阵:比喻斗争、争执等。
蚍蜉(pí fú):一种昆虫,体小而黑,善爬行。
藜藿:即藜(lí),豆科植物,茎可食;藿(huò),菊科植物的茎叶,也可食。
蓬蒿(háo hāo):蓬草和蒿草。
白丁:平民。
计亦长:计,计算,引申为谋略、智慧;长,长远、长久的意思。
赏析:
首句点出“人自忙”,是说世间的人都是忙碌的,忙得连心都闲不下来。这一句看似平淡无奇,实际上却饱含深意,揭示了人生百态中的普遍现象,也暗示了作者对这种忙碌人生的不满和感慨。
二句“心闲无地不清凉”进一步描绘了作者的内心状态。当心灵得到解脱和宁静时,整个世界都变得清澈透明,仿佛置身于一片清凉之地。这里的“清凉”不仅仅是物理上的感受,更是心灵上的愉悦和满足。这种心境下的人,自然能够更好地欣赏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也能更加深入地理解生命的意义。
三到六句则是对现实生活的描述。作者观察到朝廷内外的斗争纷扰如同战场上的士兵一般紧张激烈,而自己的内心世界则如花底下飞舞的蝴蝶般狂放自由。这种反差使得作者产生了一种超然脱俗的感觉,仿佛自己已经超越了世俗的纷扰,进入了另一个境界之中。
七句“幸有文书遮老眼”反映了作者在繁忙工作中仍能保持清醒和理智的状态。尽管身处纷繁复杂的官场,作者依然能够借助文书来遮挡眼睛,保持对事物的判断力。这体现了作者对于工作的敬业精神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于官场争斗的清醒认识和谨慎态度。
八句“岂无藜藿疗饥肠”表明作者虽然身处官场,但并不完全依赖于权力和地位谋生。他通过种植藜藿等农作物来维持生计,显示出其朴素的生活态度和淡泊名利的心态。这种心态不仅体现了作者对物质生活的淡然处之,更体现了他对精神追求的执着和坚持。
九到十二句则是对个人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思考。作者认为,即使身处困境或被人误解,只要有足够的智慧和谋略,也能够找到解决之道。同时,他也指出了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人们往往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长远的发展。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政治领域,也普遍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结尾两句“从教门外蓬蒿满,不见白丁计亦长”则是对全文的总结与升华。作者以旁观者的视角看待这一切,虽然外面的风景已经杂草丛生,但他本人并未受到太多影响。这表明他有着超然物外的心态,不被外界的变化所动摇。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只要能够坚守内心的信仰和追求,就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