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容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然后把握诗歌内容,理解诗意,最后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思想情感等。 此诗是一首写景小诗。首二句“灵异寻沧海,笙歌访翠微”是全诗的起兴之笔,诗人由眼前的景物生发出对天台山的向往之情。“灵异寻”即寻觅,“沧海”指东海
乐城的岁末赠诗 土地穷瓯越,风光肇建寅。 插桃销瘴疠,移竹近阶墀。 半是吴风俗,仍为楚岁时。 更逢习凿齿,言在汉川湄。 【注释】: 瓯越:今浙江一带。 吴风俗:指吴地的风俗。 楚岁时:指楚国的习俗。 更:又。 凿齿:东汉隐士。汉川,即汉水,发源于陕西省西部,流经湖北省,注入长江。 湄:水的边沿。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作者对好友孟浩然在岭南的生活情景。诗人通过描写孟浩然在岭南的生活
贬乐城尉日作 窜谪边穷海,川原近恶溪。 有时闻虎啸,无夜不猿啼。 地暖花长发,岩高日易低。 故乡可忆处,遥指斗牛西。 注释: 窜谪:被贬斥。边穷海:指荒僻的边远地方。川原:平原地区。近恶溪:靠近污秽的地方。有时闻虎啸,无夜不猿啼:有时听到虎啸声,没有哪一夜不听到猿鸣。地暖花长发,岩高日易低:由于地势较高,气温较低,所以花草生长得很好;因为山岩险峻,所以阳光照射下来的角度小,太阳就低低地挂在山岩上
【注释】 除夜乐城逢孟浩然:在除夕之夜,我来到乐城与老朋友相逢。 远客襄阳郡:我是远道而来的客人,现在居住襄阳郡。 来过海岸家:经过我的故乡海岸。 樽开柏叶酒,灯发九枝花:打开柏木酿制的美酒,灯上燃着九枝鲜花。 妙曲逢卢女,高才得孟嘉:美妙的歌曲遇到了卢姓女子,高雅的才华得到了孟嘉的认可。 东山行乐意,非是竞繁华:东山上的美景令人陶醉,并非是因为追逐名利。 【赏析】
泛永嘉江日暮回舟 无云天欲暮,轻鹢大江清。 归路烟中远,回舟月上行。 傍潭窥竹暗,出屿见沙明。 更值微风起,乘流丝管声。 注释: 1. 泛永嘉江日暮回舟:在永嘉江上泛舟,日暮时分返回了船只。 2. 无云天欲暮,轻鹢大江清:没有云彩的天气,天空似乎即将陷入黑暗,轻快的船行驶在大江之上,江水清澈透明。 3. 归路烟中远,回舟月上行:归家的道路在烟雾中显得遥远,返回的船只在月光下缓缓前行。 4.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永嘉作》。它描绘了作者在永嘉这个地方的生活情景,表达了他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之情。 首联“拙宦从江左,投荒更海边。”描述了作者在永嘉这个边远之地的处境。这里的“江左”指的是长江以东的地区,而“投荒”则意味着流离失所、无处可归。 颔联“山将孤屿近,水共恶溪连。”进一步描绘了永嘉的自然风光。这里的“孤屿”指的是孤立的岛屿,“恶溪”则是形容水流湍急、环境恶劣的溪流。
【注释】 东越:指孟浩然的故乡。 西亭:指送别之地,在襄阳城西面。 解缆:解开船缆,准备起航。 云海:比喻茫茫的江水。 乡在桃林岸:桃花源在东,所以叫桃林岸。 山连枫树春:指的是襄阳城外的杜公山,因山上多枫树而得名。 因怀故园意:因此怀念家乡的意思。 归与孟家邻:希望以后能回到孟家的附近居住。 【赏析】 首联“东越相逢地,西亭送别津”,是点明送别的地点,交代了诗人与友人离别的地点
注释: 1. 云阳驿陪崔使君邵道士夜宴:在云阳驿与崔使君、邵道士举行夜晚的宴会。 2. 一尉东南远,谁知此夜欢:一个县尉被派到了遥远的东南边,谁会想到在这个夜晚能够享受到快乐? 3. 诸侯倾皂盖,仙客整黄冠:诸侯们纷纷放下了黑色的头巾,神仙般的客人整理好黄色的帽子。 4. 染翰灯花满,飞觞云气寒:在烛光下挥毫泼墨,笔尖沾满了墨水,酒杯在空中飘舞,仿佛云气般寒冷。 5. 欣承国士遇,更借美人看
永嘉即事寄赣县袁少府瓘 山环绕着楼台耸出,溪水通到村巷斜斜地流淌。 我曾任职谢客郡,多有逐臣的家。 海气早晨化作雨,傍晚江天飞起彩霞。 题写书信送贾谊,这湿处像长沙一样。 注释:此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诗人时任饶州刺史,时年五十岁。诗以“即事”为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赏析:这首诗是杜甫在永嘉任上所作,当时作者刚从长安逃出,正流落异乡,心情抑郁。此诗即景抒情
林花发岸口,气色动江新。 此夜江中月,流光花上春。 分明石潭里,宜照浣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