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衷
江风山月阁和双溪宪长凌溪参伯 久客足尘鞅,宜闻郭外期。 野航纷进楫,江路巧环规。 幽鸟融春语,长松换劫枝。 偶然清赏惬,不道但心知。 注释: 1. 江风山月阁和双溪宪长凌溪参伯:这句诗可能是在描述一个地点,其中“江风山月”可能指的是某个风景名胜区,如江边、山顶上的观景台等;“阁和”可能是指一座阁楼或是观景台上的建筑;“双溪”可能是指两条小溪,“宪长凌溪参伯”则可能是对这两条溪流的某种描述或赞美
注释: 晴鹊迎初日,旌斿照野雄。 这是首诗的第一句和第二句,"晴鹊"是比喻陈宪副的官职如同喜鹊一样高远,"初日"则是指新的一天,表示新的开始。"旌斿"是指陈宪副的旗帜,象征着权力和地位。"照野雄"则是形容陈宪副的威仪和气势如同雄鹰般在田野上飞翔。 宦情滇海曲,乡思浙东风。 "宦情"是指官员的情怀,"滇海曲"指的是云南的山川河流,"浙东风"则是指浙江东边的风情
清虚亭 结构切红云,闽山未觉深。中天分气色,下界割晴阴。看竹溪流影,鸣琴谷借音。崇高方有地,犹自爱乔林。 注释:清虚亭的结构与红色的云朵相接,但闽山并未感到它的深远。中天分出明亮的气色,下界被割裂成一片晴朗的阴霾。看竹时溪流的影子映在水面上,鸣琴时山谷的声音仿佛从空中传来。崇高的地方才有它的位置,仍然喜爱那高大的乔木。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观图。诗人通过观察和感受
注释: 1. 清平馆和竹溪二首:此诗是诗人在旅途中,途经清平馆和竹溪时所作。 2. 上岭复下岭:诗人从高处下山后又重新上山,形容山路崎岖不平。 3. 重霾昼似晡:白天的天空中充满了灰尘,如同傍晚的黑暗。 4. 衰颜依药裹:面容憔悴,依靠药物维持生命。 5. 何意混天厨:为什么还要活在这个世界上? 6. 鹿豕终堪交:最后与狼猪等野兽也能和平相处。 7. 枭卢不解呼:不会呼唤乌鸦
兴隆馆独夜闻钟 兴隆馆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别墅,位于洛阳。这首诗是作者于开元二十八年(740)冬夜在兴隆馆听到钟声后有感而作的诗。此诗前二句写闻钟时的所见所闻,后二句写闻钟后的感想,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 灯影照岑寂,疏钟带雨闻。 灯影摇曳着映照着四周的寂静,稀疏的钟声在雨中传来。 关河双短鬓,今古几浮云。 关河两岸,岁月如梭,转眼已是两鬓斑白;古今兴衰,世事沧桑
注释: 苦雨:形容天气很坏,让人感到痛苦。 霖雨秋方积:秋天的大雨连绵不断。 我行殊未休:我行走在旅途中,还没有停止。 缁衣明客况:黑色的衣服显得明亮,暗示客人的心情。 黄潦带边愁:黄色的雨水沿着边境流淌,象征着边患和战乱。 鸡骨占难定:用鸡骨占卜未来的吉凶是不确定的。 龙街市欲收:龙街市场即将关闭。 化工翻覆手:造化(大自然)有翻云覆雨的力量。 赏析:
马龙馆夜坐 吏休重院静,万马宿孤城。 树古风声远,山高夜气清。 修程看月晕,久坐继松明。 乡思悠悠地,当关报转更。 注释: 1. 吏休重院静:官吏们休息的庭院很安静。 2. 万马宿孤城:无数的马匹在孤寂的城中休息。 3. 树古风声远:古老的树发出遥远的声音。 4. 山高夜气清:高山上的空气清新凉爽。 5. 修程看月晕:沿着山路行走时看到月亮的晕圈。 6. 久坐继松明:长时间坐着点燃松木的灯火。
【注释】 唤艇:叫船。趁沙墟,指到沙洲去。杜曲:即少陵坊,在成都市西门外,是杜甫的故居。花边谁得似:花丛边谁能比得上。世上近何如:世上能比得上吗?芳思:芳草的思念。孤烟外:烟雾之外。高谈万古馀:高谈阔论,从古至今还多。权书:权宜之计,这里指给成都府尹的一封信。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初到成都所作。首联写归途情景,“唤艇”二句点出地点、时间与目的。“唤艇趁沙墟”,是说叫船顺流直下,来到沙洲停泊
【注释】太华寺:位于今四川新津,唐代著名佛寺。六诏:唐南诏时称云南六诏。诸天:佛教语,指天空中各种神仙。 赏析: 此诗为诗人重游太华寺所作。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怀。 首联“风日太华好,重来是隔年”点名了题意,即重访故地,感慨时光荏苒,物是人非。 颔联“池光浮六诏,树色接诸天”,描绘出太华寺周围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将池光、树色与六诏、诸天相联系,表现出他对故乡美景的喜爱和怀念之情。
【注释】 七盘坡:指七盘岭,是古代通往长安的一条险峻山道。寒晓驱荒驿:在寒冷的早晨赶着荒草驿站的马车。山盘野气昏:山峰环绕,野气弥漫,天色昏暗。毳衣孤客雨:穿着毛毡衣的游子正被细雨淋湿。枫树几家村:远处有家家户户的村庄。风日春相惜:春风和夏日光相互怜惜。烟花他自繁:花开花落是自然的规律,它自己会不断开放。劳歌听不得:辛苦的歌听不得,因为劳心伤力。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贬谪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