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衷
和陈台州田园杂兴四首 一首揭示隐逸生活,一首表达对自然之美的感悟 1. 第一首:山色高秋后,鸦声落照余。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秋天山野景象,诗人以“山色高秋后”开篇,形象地勾勒出秋天山色的高远与清冷,而“鸦声落照余”则营造出一种宁静、深远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静谧的自然之中,感受到秋天的独特韵味。2. 第二首:逢山寻委羽,喻海托潜鳞。赏析:此句运用寓言手法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名作。 第一句: 炊烟茅店隐,草色驿庭深。【注释1】 【译文】:茅屋炊烟袅袅升起,远处驿站庭院深深。【赏析】: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景象,炊烟、茅店、驿站、草色等元素都构成了一个和谐的画面,给人以平静、宁谧的感觉。 第二句: 到处惊鸿迹,逢山立马吟。【注释2】 【译文】:四处都能见到大雁惊飞的痕迹,遇到高山便驻足吟咏。【赏析】:这两句诗以“惊鸿”和“立马”为意象
和坡山晚望 平野白茫茫,应知秋气强。 闲行近古水,款语洽春阳。 竹静莎鸡泣,山寒石蜜香。 客心殊未极,讵为入城忙。 注释: 和坡山晚望:我与友人一同登高远望。 平野白茫茫:广阔的田野上一片白茫茫的景色。 应知秋气强:应该能感受到秋天的气息。 闲行近古水:悠闲地行走在古老的河边。 款语洽春阳:畅谈着享受春天的阳光。 竹静莎鸡泣:竹子静悄悄地站着,好像莎鸡在哭泣。 山寒石蜜香
注释: 1. 里舍荒邮谬,晨驱每及晡。 注释:里舍(指家宅)荒凉,书信往来多有延误,早上出发到了晚上才能到达。 2. 掷金饶馆地,炊玉少行厨。 注释:家中的钱财多得足以让仆人四处寻找,而炊事用具却很少,说明家境贫困。 3. 蛮语难相解,禽名或自呼。 注释:少数民族的语言难以理解,鸟类名称也用汉语读音来表示。 4. 缥囊芳思减,无句答奚奴。 注释:随着时间推移,心中的芬芳逐渐减退
以下是这首诗词的逐句解释: 1. 旨酒答芳辰,幽花即可人:在美丽的春光里,我以美酒款待,享受着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时光。 2. 逢山寻委羽,喻海托潜鳞:我在山间寻觅遗失的羽毛,在海洋中寄托我的愿望和梦想。 3. 茅笔雠书遍,柴车出郭频:我用笔书写,书籍已经堆满了我的屋子;我频繁地驾车出去,因为需要去更远的地方寻找灵感和知识。 4. 谁知扪虱者,豪气盖三秦:那些真正有志向、有勇气的人
和坡山晚望 树色递微茫,登临晚较强。 月轮浮海曲,斗柄背山阳。 化腐流萤火,烧荒走麝香。 此时休极目,云鸟正奔忙。 译文: 树林的颜色逐渐变得微茫,登上高处的傍晚时分更觉得强。 月光映照在海面上,北斗七星的斗柄背着太阳。 化为腐化的萤火虫,燃烧着荒野上的麝香。 此刻应该停下来,不要看得太远,因为云中的鸟儿正在忙碌地飞翔。 注释: 1. 树色递微茫:树木的颜色逐渐变得微茫
钓泽应星辰,东园果若人。 亨还履虎尾,危是犯龙鳞。 自得观鱼乐,谁来问字频。 更将诗喻战,卷甲避强秦。 注释: 1. 钓泽应星辰:形容钓鱼时如同在星辰下一般,宁静而深远。 2. 东园果若人:形容园中的果实就像真人一样。 3. 亨还履虎尾:比喻在困境中前行,如履薄冰。 4. 危是犯龙鳞:比喻面对困难或危险时,要敢于挑战。 5. 自得观鱼乐:形容自己独自享受钓鱼的乐趣。 6. 谁来问字频
【注释】 题于石图:题写在石上的图画。 倚屏蕉扇冷:倚靠着石屏(屏风)上,用蕉叶扇扑凉,感觉冷意袭人。 拂黛竹茎疏:用扫帚轻轻扫过竹杆上新长出的嫩叶。 浩气蒸云遍:形容气势浩大,如云般弥漫开来。 寒声战雨初:指春雨刚刚来临时,雨声清脆如同战士的战斗声。 贞含幽士抱:贞洁之心包含着隐士的品格。 静惬野人居:安静地享受着隐居的生活。 不是池台品:不是用来观赏池塘和园林景色的。 无劳甲乙书
【注释】 动:使。化:变化。形:形状。侔:相等、相似。清:凉爽。岭南:指岭南一带,今广东和广西一带。羽:指羽毛扇。裁:剪裁,制作。开箧:打开书箱子。璧光:玉的光彩,比喻文采。 【赏析一】 “葵扇”是《古诗源》中的一篇作品,属于咏物诗。此诗描写了诗人所制之扇,通过其外形特点,赞美了扇子的作用,并寄托了自己的思想感情。首句以风来写扇子的形,以月相比拟,突出了扇子的形美;二句写扇子的作用
诗句释义与译文对照: 1. 秋夜宿乌江山寺: 描述了一个在秋天夜里,诗人在乌江山寺过夜的场景。 2. 倦徒趋古刹: 描述了作者(疲倦的旅人)走向古老寺庙的情景。 3. 偃盖息云萝: 指寺庙里的僧人或僧侣休息时躺在草席上,仿佛被云雾环绕。 4. 败饵罝残鼠: 描述了夜晚捕捉到几只被遗弃的老鼠,象征着荒凉与衰败。 5. 明膏毙赴蛾: 形容明亮的灯火吸引了许多飞蛾扑火自焚,反映了一种悲剧美。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