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望
这首诗的原文是: 天申上寿开明堂,群公祝圣多新章。 不论南山成带砺,要看东海生禾桑。 君恩中台燕百辟,金罍兕觥雕玉觞。 饭抄香粳云子白,酒泻法酿鹅儿黄。 宫衣拜赐近端午,轻叠香罗如雪霜。 功臣彯甲奉朝请,貂冠峨峨来异王。 中兴盛事须记述,乐府宜得张文昌。 感寓诸孙今列宿,诗鸣省户为时祥。 每逢朝家有庆瑞,辄以篇咏赓休光。 腐儒白首谬通籍,博士一经惭后苍。 敢陪诗人论风雅,祇与渔父歌沧浪。
注释: 1 词源图:指画有江河湖海的画作。 2. 厅屏十幅:形容作品的数量众多,每幅都是一幅完整的屏风画作。 3. 怪石沧江莽相束:形容画面中石头的形状奇特,与沧江的景色相互映衬,形成了一种壮观的景象。 4. 恍然坐我三峡旁:形容观者仿佛坐在三峡旁边,感受着三峡的壮丽景色。 5. 汹汹奔流欲颓屋:形容江水汹涌澎湃,如同要倒塌的房屋一样。 6. 不知狂澜何处回:形容观者对江水的流向感到迷茫
送贾可封随郭帅还西城三十韵 一从捧檄傍红莲,几为临戎挥白羽。 元戎入觐载辎车,策勋进秩光宾主。 王卿合作水衡丞,庾杲复入将军府。 胡为侧翅尚随人,千里长城赖裨补。 汾阳僚吏多将相,家声盛事今犹古。 致身富贵真未晚,唾手功名不难取。 岂惟出幕看旌麾,会是封侯裂茅土。 炎歊六月三吴路,海气昏昏暗天宇。 骊驹已驾不可留,忧绪中来密如组。 亦如远送终别离,只有加餐相赠处。 双鱼莫厌远书频,从此西风日倾伫
绍兴圣主垂衣裳,卓然文治昭天章。 已闻华封祝尧帝,岂但畏垒歌庚桑。 千秋此日纪佳节,万岁群臣称寿觞。 帘前宫扇交翡翠,仗下宝马屯飞黄。 昭容引仪近日月,御史执法严风霜。 九宾无哗胪句肃,剑佩俨雅趋侯王。 一声鸣跸传朱辇,千官赐宴趋文昌。 湛露尊罍均渥泽,薰风弦管迓休祥。 浩唱充庭云不动,繁花压帽春风光。 可怜欢声正四合,不觉暮色来苍苍。 轩驺散去九衢闹,朝衣醉沥馀淋浪。 小臣病著不能起
登大峨绝顶睹圆相佛光成长句二十韵 峨眉峻极西南著,万景庄严诸佛住。 高标天柱八纮张,雄镇坤维百灵赴。 我来雨霁群峰出,正值春暄三月暮。 上方解冻僧入岩,远俗来游客填路。 篮舆牵挽六十里,梯栈高低三万步。 鱼贯攀缘筋力疲,鸟腾陡绝神魂惧。 行经崖坂几萦曲,望极堪舆莽回互。 锦里遥看井底迷,雪山忽认屏间误。 幽岩得照石发彩,阴洞有声雷蓄怒。 楞伽仙音好鸟语,兜罗绵界神龙护。 沧海潮回波浪平
【注释】 便:就。排阊阖:登上天宫的门户。陟高圆:登至高空。扰扰:纷扰,指尘世。何足寓:又何必停留。 【赏析】 诗是诗人游览名山大峨绝顶时的即兴之作,写景抒情浑然一体。首句开门见山地表明了作者要上登高远之目的;次句点明“人寰”,指出自己登高远的目的,是为了超脱尘世的烦扰而寻求精神上的慰藉和陶冶。这两句一气呵成,直截了当地表明了自己此行的目的。以下四句紧承首联之意,进一步描绘自己的游踪和所见
注释: 1. 倚君:依赖你。指依靠朋友。老境生涯正倚君,指我年老的生涯正在依靠朋友。 2. 周旋:往来交往,来往应酬。夷险共悲欣: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相互慰藉,一起欢乐。夷、险,均指境遇,泛称处境;悲、欣,均为喜悦之情。 3. 磊磊:光明磊落的样子。形容人的品格高尚,光明磊落。高节:崇高的志节,这里指高尚的品格。 4. 斑斑:斑点、瑕疵。异文:不同寻常的文采。这里指文章或文字的不同寻常之处。 5.
【注释】: 同庞彦才晚酌于涵翠轩——同(wéi)庞彦才一起在涵翠轩里晚酌。 登临到处久徘徊,水色山光滚滚来——站在高处四处眺望,看到江流如带、山峰连绵不绝。 百顷烟村抱城郭,数峰云水拥楼台——远处的村庄被轻纱般的云雾缠绕着,数座山峰像云一样浮动,楼台也掩映在云雾之中。 千篇取足诗材剩,万轴横陈画笥开——写满了诗的稿纸用尽了,打开画轴,画箱里满是画卷。 清兴穷探犹未厌
注释: 户外惊闻剥啄声,东山消息到柴荆。 剥啄声是敲门的声音,东山指的是作者的家乡,诗人听到门响,以为是故乡的人来访,急忙开门。 两章着意撩衰白,风味相扶有曲生。 两章是指两首诗,诗人在这两首诗中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种思念使得他的白发增添了几分愁绪,而这种情感又与诗歌中的韵味相互支持,共同构成了一种美好的意境。 赏析: 这首诗是谢景思对时宗邀请他去看上元节的情景的回应
同鲜于蹈夫管养正饮卫氏云亭 谁结危亭古岸头,云容水态入帘钩。 数峰岚翠欲排闼,半夜溪声碍枕流。 入坐烟霞终日秀,对床风雨一灯幽。 那知戎马纷纭际,杖屦相陪得胜游。 注释: 1. 谁结危亭古岸头:谁修建这座高耸的亭子在古老的岸边? 2. 云容水态入帘钩:云彩和水面的姿态似乎被帘钩吸引,飘入其中。 3. 数峰岚翠欲排闼:几座山峰的绿色山峦好似要推开门户进入亭中。 4. 半夜溪声碍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