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可前
张可前是清代的诗人,字箸汉,江陵人,顺治九年(1652年)进士,官至兵部侍郎,有《宛在轩诗集》。 张可前的一生充满了政治生涯和文学创作的经历。顺治九年(1652年)中进士之后,他初任瑞州府推官,勘问刑狱认真,平反了许多冤案。他在仕途上历任吏部主事、郎中、左右通政、太仆、太常二寺卿、副都御史等职,后转为刑部左侍郎转兵部左侍郎。老归田里后安享晚年,其诗歌作品《宛在轩诗集》传世。
清代张可前《新昌县寄朱启宇》释义
新昌县寄朱启宇 负郭三家市,窥城万木村。 水春喧雨急,山烧入云昏。 露草蛇盘径,风林虎啸门。 何时荒僻地,归与故人论。 注释: - 新昌县寄朱启宇:这首诗是诗人给朋友写的一封信,通过描写新昌县的景色和氛围来传达自己的情感。诗中的“负郭三家市”指的是新昌县城周围的市场,而“窥城万木村”则形容了城中村庄的景象。这些描述都体现了诗人对新昌县美景的赞美之情。 - 负郭三家市:负郭,即背倚城外的意思
新昌县寄朱启宇
负郭三家市,窥城万木村。 水春喧雨急,山烧入云昏。 露草蛇盘径,风林虎啸门。 何时荒僻地,归与故人论。
箸汉,原名张可前,清代诗人
张可前是清代的诗人,字箸汉,江陵人,顺治九年(1652年)进士,官至兵部侍郎,有《宛在轩诗集》。 张可前的一生充满了政治生涯和文学创作的经历。顺治九年(1652年)中进士之后,他初任瑞州府推官,勘问刑狱认真,平反了许多冤案。他在仕途上历任吏部主事、郎中、左右通政、太仆、太常二寺卿、副都御史等职,后转为刑部左侍郎转兵部左侍郎。老归田里后安享晚年,其诗歌作品《宛在轩诗集》传世。
张可前
张可前是清代的诗人,字箸汉,江陵人,顺治九年(1652年)进士,官至兵部侍郎,有《宛在轩诗集》。 张可前的一生充满了政治生涯和文学创作的经历。顺治九年(1652年)中进士之后,他初任瑞州府推官,勘问刑狱认真,平反了许多冤案。他在仕途上历任吏部主事、郎中、左右通政、太仆、太常二寺卿、副都御史等职,后转为刑部左侍郎转兵部左侍郎。老归田里后安享晚年,其诗歌作品《宛在轩诗集》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