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亮
【注释】 迥迥:高而远的样子。 烟迷:烟雾弥漫笼罩。 喜雨自听鹂:高兴听到雨声。 樵斧隔深谷,渔舟系短堤:樵夫的斧子在深谷中砍柴,渔人把船拴在了小堤上。 颦眉送行客:皱眉目送行客(指诗人自己)。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清幽静谧的山村风光图,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首句“迥迥山光接”,描写了远观山峰,只见山影与天相接,显得高远而神秘。接着,“烟迷柳一溪”一句写近看溪边柳树,烟雾缭绕
秋江晚步 缓步秋江十里堤,闲吟古寺夕阳西。 同人共酌黄花酒,谷口寒鸦傍晚啼。 注释: - 缓步秋江十里堤:慢慢地走在秋天的江边,沿着十里长堤漫步。 - 闲吟古寺夕阳西:在古寺旁边,悠闲地吟咏着夕阳西下的美景。 - 同人共酌黄花酒:与朋友们一起品尝着黄色的美酒。 - 谷口寒鸦傍晚啼:傍晚时分,谷口传来寒鸦的啼叫声。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和人情的诗。诗人走在秋江边的长堤上
缓步秋江十里堤,闲吟古寺夕阳西。 同人共酌黄花酒,谷口寒鸦傍晚啼。
迥迥山光接,烟迷柳一溪。 临风谁弄笛,喜雨自听鹂。 樵斧隔深谷,渔舟系短堤。 颦眉送行客,不尽夕阳西。
张永亮,字恒斋,是清代的成都二仙庵道士,著有《来鹤亭诗稿》。 张永亮作为清代诗人,他的诗歌创作体现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与审美情趣。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世界,也折射出当时的社会背景和自然环境。通过对张永亮诗歌的分析,可以深入了解清代文人的精神面貌以及他们如何通过诗词这一文学形式表达内心世界
张永亮,字恒斋,是清代的成都二仙庵道士,著有《来鹤亭诗稿》。 张永亮作为清代诗人,他的诗歌创作体现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与审美情趣。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世界,也折射出当时的社会背景和自然环境。通过对张永亮诗歌的分析,可以深入了解清代文人的精神面貌以及他们如何通过诗词这一文学形式表达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