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俊
诗句释义与译文: 得气何堪亦太迟,樽前风味过墙枝。 - 注释:得到春天的阳气(春分之气)已经很晚了,酒席上的美好味道已经如同过墙的枝条一样消逝。 - 赏析:这句诗通过“得气何堪亦太迟”表达了诗人对于时机把握的无奈感,暗示着春天的气息来得并不算早,而美好的时光已经逝去。同时,“樽前风味过墙枝”则形象地描绘了宴会上的美酒佳肴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失去了原有的鲜香和韵味,如同过墙的树枝一般,美好却无法长久。
注释: 壬戌:农历九月,即重阳节。同人:指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钗鼎吟馆:指文人雅士聚宴饮酒的地方。小饮:指饮酒作诗。杏花消息:指春天将至。客吟秋:指秋天里吟诗作赋。折得:折柳插在酒杯中作为酒筹。当酒筹:指把柳条插在酒杯里表示饮酒。赏菊持螯:指欣赏菊花,持着螃蟹吃。赏菊,即赏菊会。螯,蟹的一种,用它作比喻。添韵事:指增添情趣。关心春意闹枝头:指关怀着春天的来临,使树枝上充满了生机。 赏析:
《述怀示肩吾远模两弟二首·其一》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诗作,通过描绘江南词客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家国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下面将逐一解读这首诗: 1. 诗句解读: - 江南词客久无家:表达了诗人长久以来没有固定的家,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 - 展转难通上汉槎:意味着诗人在寻找归途或归宿时遭遇重重困难。 - 漫说知贫多鲍叔:诗人提到尽管自己贫穷,但并不羡慕他人的财富
注释: 不爱浓香爱国香,花容冶淡斗新妆。 不欣赏浓郁的香气,只喜欢清淡如兰的香味;妆容艳丽却显得俗艳,不如素面朝天的清新自然。 兰杆寂寂春如梦,半晌无言幽恨长。 兰花孤独地开放着,就像春天的梦境一样虚幻;我沉默不语,心中的幽怨难以言表。 赏析: 《题折兰美人二首》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两首绝句组诗作品。这两首诗通过描写折兰和美人,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时世的感慨。 “不爱浓香爱国香”
冰肌玉骨绝纤尘,淡到无言最可人。 愧我不禁风雪冷,哪堪辜负客中春。 注释:梅花的冰肌玉骨清新脱俗,纯净无暇,它那淡雅的气质让人忍不住想要接近。然而我却感到羞愧,因为无法抵挡严寒和孤独,更无法忍受辜负了梅花在寒冷中的开放,辜负了梅花对我的期待。 赏析:诗人用“冰雪”来描绘梅花的高洁,用“寒风”和“雪花”来形容梅花的坚韧,生动地表现了梅花不畏寒冷、傲然独立的品质。同时
【注释】 ①欹枕:斜靠枕头。疏棂:指窗棂,即竹篱或木栅栏。②碧阑干:用绿色栏杆。③潇潇(Xiāo Xiāo)雨:细密的雨声。④愁人:有忧愁的人。 【赏析】 这首诗写春夜听雨。诗中没有直接描写雨声,却通过“不听”二字来表现诗人对雨声的厌恶。全诗写得委婉含蓄,耐人寻味。 首联是写自己睡不着觉。一个“醒”字,写出了失眠者的心理。“梦乍醒”,说明是在半夜里醒来的
【注释】 过:拜访;漂母祠:汉高祖刘邦被项羽追赶,饥饿时在一漂母家讨饭,漂母给他饭吃。刘邦登基后念不忘漂母之恩,特建祠堂供奉。 【赏析】 第一首前两句写漂母祠的来历和历史背景,突出其“信不诬”这一特点。第三句点明“一饭”之恩流传千年,而“小节”却不可忽视。第四句则进一步说明,即使是“小节”,也应当有所体现,不应忽视。全诗表达了对古人的尊敬和怀念之情。 第二首前两句写漂母祠的地理位置和环境
注释:江南的芳信如同美梦,迟迟不来。羌笛声声,酒杯斟满,酒香四溢。 我耐得住孤山风雪的寒冷,等待梅花的消息,直到春回大地。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江南等待梅的消息,表达了对春天的期盼和对梅花的喜爱。首句“江南芳信梦迟徊”,用“江南”二字起兴,暗示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的向往之情。“羌笛声声酒满杯”则直接描写了诗人饮酒赏景的场景。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在孤山上等待梅花消息的决心和对春天的期盼之情
【注释】: 1. 海陵僧舍:指海陵(今浙江嘉兴)僧舍。蒋鹿潭:蒋廷锡,字鹿潭,号南溪,明末清初诗人、学者。 2. 功名今日重狂奴:意谓今日的功名已经不重要了,因为自己已经厌倦听禅堂里说的那些“野狐”之语。 3. 厌听禅堂说野狐:意谓在禅堂里听到的都是一些不切实际的言论。 4. 天下纷纷正多事:意谓天下纷扰,正是多事之秋。 5. 挑灯拭泪读阴符:意谓挑亮油灯,擦着眼泪阅读《阴符经》
【注释】吊古:凭吊古代的遗迹;闲情:悠闲的心情。考:考证。诗人:指作者,这里指李贺。新月斜阳: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 【赏析】此诗是一首题画诗,写诗人凭吊满洲姚缜庵十六国宫词的感慨。首句“吊古闲情付酒瓯”意思是说,凭吊历史的遗迹,把悠闲的心情寄托在酒杯之中。第二句“漫将故实考春秋”,意思是说,随便地考证一些历史事实,好像春秋那样地记载下来。第三句“诗人爱说悲欢处”,意思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