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准
桃源: 柴桑便是羲皇世,智慧相忘息众喧。 能使此心无魏晋,寰中处处是桃源。 注释: 桃花源(桃花源记): 东晋文学家陶渊明所著的《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神秘地方,那里的人和物都是美好的,没有战争、暴力、欺诈、贪婪和压迫等丑恶现象。后来,人们就把这个地方称为“桃花源”。 柴桑: 柴桑:地名,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这里指的是陶渊明曾经隐居的地方。 羲皇: 羲皇:指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期
注释: 1. 唐伐羌戎盛冉駹:唐朝讨伐羌戎,羌戎势力强大。 2. 韩公谋略信无双:韩公(韩愈)的谋略被认为是无与伦比的。 3. 年来西域劳兵革:近几年来,西域地区经历了战争和战斗。 4. 愿筑三城署受降:希望能够在三座城市建立防线,接受投降。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主要描述了唐朝在西域地区的军事行动。诗中通过赞美韩公的谋略,表达了对唐朝军事力量的信心。同时,也反映了唐朝对西域地区的重视
注释:在临漪园,我随意采摘了芳草和荪草,兴致来了就带上酒去。但我却嘲笑平泉的太多事,为什么要用木石为儿孙戒? 赏析:诗的前两句描绘诗人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闲园、兴至、一尊酒,表现出了诗人对生活的享受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平泉的不满和批评,认为它太过繁复,而自己却更喜欢简单的生活。这也是一种人生态度,不追求过多的物质享受,而是注重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语言特色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诗句加以分析和概括。答题时注意明确具体的环境,分析人物的情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诗句中包含的哲理。“知扩轩头少往还”:在宽敞明亮的轩窗前很少往来。“知扩轩”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筑的一座楼阁,位于洛阳县(今河南洛阳),因欧阳修《与梅圣俞书》中有“见山是山
闲园随意采芳荪,兴到常携酒一尊。 却笑平泉太多事,苦将木石戒儿孙。
知扩轩头少往还,登台纵目足怡颜。 池边垂柳偏宜月,墙外高城可当山。 梦里身名终是幻,壶中天地本常间。 自无俗客来幽径,何事呼童日掩关
汤准(1671年—1735年),字稚平,号介亭,是清代河南睢州人。他是清朝官员汤斌之子,继承了家学传统,致力于实地实践,不追求空谈的学问。下面将详细介绍汤准: 1. 生平背景:汤准出生于清初的一个文化世家,其家族世代从事儒学教育工作。他继承并发扬了家族的教育理念,致力于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自己的能力与知识。在雍正元年,汤准曾参加科举考试,但因不愿追求虚名而未选择成为进士
汤准(1671年—1735年),字稚平,号介亭,是清代河南睢州人。他是清朝官员汤斌之子,继承了家学传统,致力于实地实践,不追求空谈的学问。下面将详细介绍汤准: 1. 生平背景:汤准出生于清初的一个文化世家,其家族世代从事儒学教育工作。他继承并发扬了家族的教育理念,致力于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自己的能力与知识。在雍正元年,汤准曾参加科举考试,但因不愿追求虚名而未选择成为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