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琏
这首诗是一首模仿李长吉体风格的诗,以十二月为题,描写春天的景象。 第一句“东郊美人迎新春”,描绘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在东郊迎接春天的到来。她的到来带来了新的气息和活力,使得整个春天变得更加生动和富有生机。 第二句“春光茫茫烟满津”,形容春天的景色广阔无垠,烟雾弥漫在江面上。这里的“烟”不仅描绘了景色的美丽,也暗示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力。 第三句“江头水生杨柳新”,描述了江头的水边
这首诗是一首模拟唐代诗人李长吉的《十二月乐辞》风格的词作。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正月: 采桑南陌头,陌头花开风力柔。 吴媮(偷)向人扬清讴,花底怨春胡燕愁。 社雨初晴路如洗,轧轧车声转流水。 罗裙翠袖香风起,芳草萋萋暮烟紫。 - 注释 - 1. 采桑南陌头:在南方的路上采摘桑叶。这里用“采”字,表现出劳作的景象。 2. 陌头花开风力柔:陌头,指田间小路;花开,指桑叶发芽;风力柔
【注释】 1. 七月:指农历七月,农历七月七日为七夕节。 2. 别院:庭院。 3. 琐窗:雕花窗。 4. 脉脉:含情脉脉的样子。 5. 光风:和煦的风。 6. 江上菖蒲:水边的一种植物。 7. 春住春归总不知:春天来了又去了,都不知道。 8. 愁看:忧愁地看着。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叹爱情的诗,以七夕节为题材,描写一个女子对心爱男子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幽深。 首句“七星挂城宫漏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古风》系列诗中的第二首。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东邻女子在清风吹拂下翩翩起舞的情景,她的纤腰和皓齿宛如玉质,清声袅袅如同云中飘渺的情缕,令人陶醉。而那来自楚国乐府的美妙旋律也不足以与之相比。最后一句表达了对于这位女子舞姿歌声无法忘怀的情感。 译文: 舞白凫,歌白纻,纤腰皓齿东邻女。 清声袅云情缕缕,郢中白雪何足数。 凉风萧萧雁南翔,玉颜满堂乐未央, 此舞此歌那可忘。 注释
【注释】 乌栖曲:即《乌夜啼》。 井梧:井边的梧桐。 叶落惊乌起:井边梧桐的叶子落下,惊起了栖息在树上的乌鸦。 深院沉沉烛花紫:深深的庭院里,点燃的蜡烛发出紫色的火光。 门前月色冷如霜:门外的月光清冷如霜。 忆郎:怀念丈夫。 不来空断肠:丈夫不回来,只有空自伤悲。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诗。诗的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一片愁苦的气氛。“井梧”,即桐树。古人认为,梧桐是吉祥之木,有凤凰来仪之意
注释: 1. 平塘水流声溘溘,波凝鸭绿琉璃滑。横船醉眠白昼长,浦口梅风歌扇香。 平塘:平缓的池塘 溘(kè)溘:突然、忽然 波:水波 凝:冻结 琉璃滑:像琉璃一样光滑 横船:横躺在船上 醉眠:喝醉后躺在床上睡觉 浦口:渡口 梅风:梅花的香气 歌扇:吹动扇子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江南水乡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题王君晋彦梅窗二首》。下面是对每个诗句的释义和赏析: 1. 市远无嚣尘,地僻有佳致。 注释:市场远离喧嚣,尘埃不染;这里地势偏僻,景色优美独特。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远离喧嚣、宁静致远的画面。"市远无嚣尘"表达了诗人对于城市喧嚣的厌倦和向往自然的愿望;"地僻有佳致"则展现了诗人对偏远地方美景的赞美。整句诗传达了一种远离世俗纷扰,追求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 2.
阳春歌 冰帘卷秋水,宝鸭腾烟缕。 幽思满银筝,彩弦愁独理。 不见知心人,无言泪如雨。 一曲陌上歌,谁是采桑女。 【注释】 1. 冰帘:形容清澈的水流被冰覆盖的景象。 2. 宝鸭:古代的一种装饰品,形状如鸭子。 3. 烟缕:烟雾缭绕的样子。 4. 幽思:深深的思绪。 5. 银筝:用银色装饰的筝,指代乐器。 6. 彩弦:多彩的弦乐。 7. 陌上歌:在田间小路旁唱歌。 8. 采桑女:采桑养蚕的女子。
天马歌 汗血神驹不世出,一旦生下月氏窟。凤臆龙鬐首渴乌,身带虎文异筋骨。 朝刷昆仑,暮秣西极。电迈飙驰,不可慌惚。仰天长鸣,万骑辟易。 注释: - 汗血神驹:传说中的一种骏马,毛色如血,跑起来像飞一般。 - 一旦生下月氏窟:一旦出生,就在月氏的洞穴中。 - 凤臆龙鬐首渴乌:形容马的背部像凤凰的羽毛、龙的脊背一样雄伟,头颈像渴乌(乌鸦)一样黑。 - 身带虎文异筋骨:马的筋骨上有像虎一样的花纹。
秋老荷香寂寞,烟消柳色蓝毵。 隔岸青山几点,行人言是江南。 赏析: 晚发广陵二首是明代陈琏的两首诗,表达了作者在秋日傍晚出发前往广陵时的感受和所见之景。 译文: 第一首中,“秋老荷香寂寞”描绘了深秋时节荷叶凋零、荷花香气消失的景象,而“烟消柳色蓝毵”则描述了柳树的枝条因秋风而变得稀疏,呈现出一种朦胧的美。接着,“隔岸青山几点”展现了远处山峦若隐若现的美丽画面,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