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诩
注释:我不愿意追随众人到省台,分享美食没有用处,我要在深山老林中颐养天年。请你们向清风道友转告我的话,不要被红尘俗世所困扰。 赏析:诗人用“懒逐诸公入省台”来表达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他不愿意为了功名利禄去追逐那些权势之人,而是选择隐居山林,过着清贫的生活。他用“分甘无用老岩隈”来形容自己的隐居生活,表示虽然这种生活看似清苦,但实际上却是非常自在的,没有束缚也没有压力,可以随心所欲地享受生活
《民风绝句寄叶给事》是一首唐代的诗歌,作者是龚诩。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担忧与忧虑。 诗的首句“昨见城闉未死人”描述了作者在某地观察到的情况,那里尽管瘟疫肆虐,但尚未有人死亡的惨状。这里的“城闉”指的是城墙和城门,象征着疫病的蔓延范围。接着,第二句“青蝇千万已周身”通过比喻,将瘟疫比作无数只飞舞的苍蝇,暗示瘟疫的传播之广与严重性。这一句中的“青蝇”不仅指代了疾病
【注释】 怡园:作者的别墅名。湄溪:在杭州,作者曾任知州,曾在此筑有别墅。 廷悦:作者之弟、进士廷悦。 爰(yuán):同“原”。 二绝:指《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和《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都是作者的作品,共两首。 【赏析】 此词是作者重游旧地时所赋。上片写自己对故地景物的思念和追忆;下片抒发对弟弟廷悦的思念之情。全词表达了一种淡淡的怀旧情绪。这首词语言清新明丽,情韵悠然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此题是一道古诗文名句默写题,解题时要注意审清题干要求,如“注释”“赏析”等,还要分析好句子的特点,逐项写出诗句对应的内容即可,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答案】 ①蚊子嘴尖脚快,在夜晚乘着微风飞出;②蚊子群聚鸣叫,声音像雷声一样。 ③不知道它们吸饱了血液以后
【注释】 周士翔:即明末诗人王思任,号阮亭。 遗语:临终前的教诲。 二绝句:指《记会稽周士翔先生遗语》中的两首诗。 【译文】 不知道天地间的法则是什么,只知道忠孝只有为国而死才算得上是忠孝。 只说出那一句话,就使叛贼永远感到惭愧。 【赏析】 王思任是明末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一生坎坷不平,曾因参加抗清斗争被捕入狱,后出仕清朝,官至福建巡抚。但不久就因反对朝廷的腐败统治而被革职。晚年退隐乡里
注释 民风绝句:寄叶给事的诗。遗,遗漏,这里指天意。应意,符合心意。操笔写民情,即“为民请命”。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以咏叹时事而寄慨于言的方式表达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首句点明题旨。疫情在乡村中肆行,死亡者如麻,令人感到震惊。“疫疠”,是古代医学名词,指流行性传染病,这里泛指各种瘟疫。“实可惊”,是作者感情的真实流露。 次句承上而来。“天独憖遗”一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其内容为: 买得如梭一叶舟, 水云深处伴闲鸥。 从今洗却双尘足, 不向京华谒贵游。 注释: 1. 买得:买到了。 2. 如梭:形容船行快。 3. 一叶舟:小舟,比喻人生。 4. 水云:水中的雾气和云彩。 5. 伴闲鸥:陪伴着悠闲的海鸟。 6. 双尘足:两脚沾满了尘世的污垢。 7. 京华:京城,指繁华的城市。 8. 谒贵游:拜访权贵、富贵之人。 赏析:
题周豫怡园 摇曳春风绿万丝,笙簧朝暮语莺儿。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声音,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感慨。诗中“摇曳春风绿万丝”形象地描绘了春风拂过的景象,使人仿佛置身于一片绿意盎然的环境中。而“笙簧朝暮语莺儿”则通过笙簧和莺鸟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欢快的氛围。这两句诗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生机。 谁知孝子伤心处,不见停杯侧耳时。
【注释】 陈允德湄溪新咏:作者陈允德的诗作《湄溪新咏》。过雨溪山古木齐,亭台清閟绿阴迷:经过雨水洗礼,溪山中的古木参天,亭台掩映在浓密的绿荫中。过雨,经过雨水洗礼;溪山,指溪边山峦,这里代指湄溪山。过雨,经过雨水洗礼;溪山,指溪边山峦,这里代指湄溪山。过雨溪山,意即经过雨水洗礼的湄溪山。古木齐,指树木葱郁茂密。亭台清閟,意为亭台幽静深闭;清閟,幽静深闭;邃远幽深。绿阴迷,形容树叶繁茂,遮天蔽日
【注释】 涂松市:地名,在今安徽宣城县东。 漆溪:水名,源出桐城县西南。 丐(gū):乞讨。 不道(dào):不知,不知道。 孤舟:小船,泛指船只。 老夫:自称。 一饥民:一个挨饿的人。 【赏析】 这首诗的大意是:涂松市上卖漆的地方,靠近溪边,有很多乞丐。他们都是挨饿的人。我不明白,为什么在风雪中只有我的小舟在行船呢?我也是饥民啊! 首句点出了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涂松市上卖漆的地方,靠近溪边